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4-7-7 06:19 编辑
刊于《中国网》) 冀州历史上的勤工俭学
拍摄于1988年。徐家庄小学帽厂。
拍摄于1987年。第二高级职业技术中学。
上面2张照片,是因为编纂《冀县教育志》的需要,而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第一张照片,是冀县(今冀州市)徐家庄徐家庄小学学生在帽厂做工,勤工俭学;第二张照片,是冀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学学生维修家电,勤工俭学。
勤工俭学,是我国教育界的优良传统。勤工俭学一举多得,既锻炼了学生,又增加了教育经费。河北省冀州市的勤工俭学,自民国时期始,至今仍然继续发展。 冀州的勤工俭学,有两种形式和类型:一种是,拾庄稼、割饲草等大众性的分散型;一种是,办工厂、辟农场等集体性的规模型。 大众性分散型勤工俭学。大众性,就是中小学生人人参加。分散型,就是学生们分散到四处去。活动主要是,夏、秋季到收获后的庄稼地里捡拾麦穗、谷穗等庄稼;去地里割、拔可以作牲畜饲料的青草;还有拾粪、捡拾废品、开荒种地、积肥、女工刺锈等等。 民国37年(1948年),冀县(今冀州市)师范入学通知书上,就明文要求学生“每人自带一把镰刀,一条麻绳”,以开展勤工俭学。 新中国成立初,各中心学校每周开设2节劳动课,开垦校园旁闲散土地,由师生种向日葵、蓖麻等。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学校通过开荒种地进行生产自救,师生每年参加生产劳动1个月左右。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学校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把勤工俭学日常活动与学工、学农结合起来,劳动成为学校重要活动。各学校普遍开展拾庄稼、割青草、小拾拣、小采集、捡废品等活动。多所学校年收入超过千元。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恢复和建立学校生产劳动基地,继续开展勤工俭学活动。 集体性规模型勤工俭学。集体性,就是由学校集体组织来搞。规模型,就是有一定规模的学校兴办的工厂或者农场,学生集体去劳动。 集体性规模型勤工俭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1958年,勤工俭学达到高潮。学校除参加“大炼钢铁”外,还建立土化肥厂、木工厂、砖瓦厂、木炭厂、玩具厂、缝纫厂,等等。1959年初,仅冀县(今冀州市)中学就有小工厂17个、农场120亩。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校办工厂纷纷下马,各校师生集中精力办农场,开垦闲散土地种粮种菜,以弥补师生口粮不足。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搞学工、学农活动,支援社队生产,各中小学普遍办工厂、农场、林场、饲养场,建立“学工、学农”基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战线拨乱反正,调整生产劳动与文化课比例。1980年,全县校办工厂57个、农场168个(有耕地713亩)。1981年至1986年,198所学校办起工厂、农场、饲养场,占学校总数46%。 勤工俭学效果好。勤工俭学有两个显著效果,一个是,锻炼培养了学生爱劳动的优良品质和勤俭的优良作风。一个是,增加了教育经费。勤工俭学劳动收入用来解决维修、新建校舍,购置修理桌凳、教学仪器、体育器材等;拨入“三费”(学费、书费、文具费);解决班费和补助贫苦学生学费,等等。 据史料载:1950年至1956年,冀县(今冀州市)全县用勤工俭学收入和义务劳动修校舍812间,建学校围墙1840米,修垫学校操场4.5万平方米,修学校甬路3100米。1963年至1965年,码头李镇西小寨小学,勤工俭学拾小麦3000余斤,打草上万斤,解决了学校办公费、学生书费、学费和教室修缮费。冀县中学石膏教具模型厂制作多种生物模型,1959年创利润7万余元。 1970年,全县校办农场收入粮食6万多公斤,皮棉3.2万公斤。 冀州全县(市)勤工俭学收入,1970年9792元,1980年2万元;1987年53万元,占国家拨付教育经费的15% ;1994年104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