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3348|回复: 23

[生活感悟] 我们是都市里的“大俩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8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茉莉香茶 于 2014-5-28 18:38 编辑

我们是都市里的“大俩口”
——献给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朋友们


张孝铭

    那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曲《常回家看看》,惹得为人父母的男男女女着实激动了一把,热泪盈眶的,鼻子发酸的,浮想联翩的,而最为动情的,尤其是我们这些都市里的“大俩口”。
    俩口子,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多岁以上的称之为老俩口,三十岁上下的称之为小俩口。但在当今的中国都市里,我们这层人,年龄刚在五十岁之间,就开始了新的两口子的生活,这就是中国第一批“一孩化”的“三口之家”。当年,我们响应国家的号召,整批的步入晚婚晚育的队伍,成群地走进“一孩化”行列。如今,十几年二十几年过去了,儿或女或参加了工作,或上了大学,在家的机会很少。于是乎,夫妻俩就过起了朝夕相伴、形影相吊的生活。说是老俩口吧,才到中年;说是小俩口吧,结婚都十几二十年了。怎么称呼也不对。于是乎就被年长的和年少的戏称为“大俩口”。
我们这些“大俩口”出生在共和国诞生的前前后后,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我们的命运和前途也与共和国的兴衰息息相关。当年,我们都曾有过自己的青春年华,生活上有过向往、迷茫和忏悔,事业上有过坎坷,也曾有过辉煌。如今,不管经历如何,无论你的能力怎样,我们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退出工作岗位,已提前面临。我们中间,退休的退休,抱孙子的抱孙子。功成名就的有之,默默无闻的有之,随遇而安的有之,清贫淡泊的有之。有时候不免有些失落感,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这就是现实。
我们这些“大俩口”对过去年月缺少衣食、没有知识的苦难有切肤之感。因此,一旦为人父母后,就把我们自己一腔的希望和梦想,统统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指望在他们身上得到补偿和体现。就因只有一个孩子,在经济条件和生活上没有大的负担,悠悠万事,望子成龙,成为至高无上的精神寄托。在教育子女上,我们既借助了老一辈不打不成器的遗风,也吸收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新法。老天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儿或女成龙的成龙,成人的成人,大部分有了点出息。
艰难时期过去了,家务少了,对孩子的牵挂单一了。蓦然回首:银丝爬上了头,皱纹挂上了脸,哇,老了!为了挽回失去的青春,妻子们越来越刻意把自己打扮的年轻些,也尽力将丈夫拾掇的精神一些。好在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年轻些精神些也非难事。因此,我们的相貌一般而言,要与实际年龄要小的多。和上辈子同龄人相比,有天壤之别,尤其是妻子们,更显得年轻。
我们这些“大俩口”的饮食令人费神,因而又是随意的。吃喝的主力—儿或女不在身边,煮米下面,稍不留神,多出那么一勺半碟的下顿就得热剩饭。做上一顿可口的饭,忙活一两个小时,十来分钟又要洗锅涮碗。吃的那点饭,远远不够做饭的功夫钱。烦了,下顿馆子,多了还怕吃不了,也就一两个菜,或米或面。吃上一两顿,不对胃口,还得架锅起火,自己做饭。做、买、买、做,免不了腻歪人。于是,我们中间一些情投意合的“大俩口”们发明了轮流做饭的壮举。叫来几个两口子,说要亮一下自己的烹调手艺,请弟兄姐妹们品尝。七八道菜不大工夫就上来了。大伙儿又是吃又是喝,饭后聊天、唱歌、跳舞、打牌,把别人家闹得简直翻了个。半天工夫,这两口子忙了个不亦乐乎,却非常高兴,还说大解了今日的“无聊之恨”。渐渐地合伙吃饭不约而同地成了“惯性定律”。每到周末,打了几天“游击”的“大俩口”们,只要听到去谁家吃饭的消息,不用二遍招呼,到时,一帮俩口子们呼啦啦就到主人家,帮灶的帮灶,聊天的聊天,不论是珍肴美味,还是粗茶淡饭,全不在乎。吃的是坐享其成,要的是热热闹闹。吃饭的高兴,做饭的来劲。
逛商场超市,是女人们的一大嗜好和专利,尤其像我们这些“大俩口”中的妻子们,无牵无挂更是如此。这对大多数男人而言,又是件比较头痛的事。不去,妻子不高兴;去吧,活受罪。常常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的事情发生。长此以往,终久不是办法。于是,双方各让一步:男人们在家洗衣服做饭,妻子们结伴而行。她们直逛得囊中钱尽,腰酸背痛,肚饥口干,这才满意而归。回到家里,表功似的展览逛商场的收获,吃着丈夫忙不颠地端来的饭,颇有些劳苦功高的派头。当丈夫的因未陪妻子去逛而显得十分谦虚。双方各有所得,倒也相安无事,此后渐成定制。
夫妻之间,吵架拌嘴是常有的事。以前,孩子年龄小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孩子大了,可以调解甚至裁判。如今,两口子闹起别扭来,连个劝架的也没有,“家丑”又不便外扬,多半比孩子在时僵持的时间要长,“冷战时期”出现的比原来多。妻子们有娘家的可以回娘家消消气,当地没亲戚的唯有干恨。再不然,独自出门进商店,胡乱买几样便宜东西花花钱借机撒撒气。但毕竟是多年的夫妻,只要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各家有各家的“高招”,话总归要说,饭终究要吃,日子到底还要过。尤其“大俩口”人到中年,头痛脑热的事也时有发生,孩子不在身边,“少年夫妻老年伴”体现的特别明显。妻子病了,丈夫又是陪上看病、抓药熬药,又是下厨做饭。假如住了院,还要当陪员,更是忙得一塌糊涂。丈夫病了,妻子除了一个忙,偷空还得流上几回泪。那时,两口子吵过架的余恨、委屈和冷战期,全抛到了九霄云外。病好了,伴儿的体验又增加了一层。处于关心,妻子对丈夫喜好烟、酒、肉的行为“督导”和“管制”也又紧一点。
上了点年龄,心闲了,年轻时候的同学和朋友的模样,一个个又浮现在我们眼前,激起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想起那时的天真淳朴,那时的调皮捣蛋,那时的青春年华。常常碾转反侧,夜不能寐。大家都有了这种意识,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能聚到一块多好啊!有一天,经过多方的努力,愿望成了现实。同学们、朋友们终于碰到一块儿了。几年没见的,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几十年没见的,忽而端详忽而猜测,猛然间从哪一点发现当年的影子,兴奋激动的劲头不亚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连蹦带跳,活脱脱又像大姑娘小伙子。看着两鬓露出的丝丝白发,不禁感慨万千!大伙儿竞相叙说着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和坎坎坷坷,,说着说着原来就爱哭的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原本就淘气的又原形毕露,叫着小时的绰号,说着那时候的笑话,一个个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一次难得的聚会,使这些年近半辈的人高兴的久久不能平静。
常言道,不养儿不知父母的恩。我们父母多的都健在,年轻时,不懂得亲情,没尽到责任;如今,我们也成为父母,想起当年,心中有愧,深深感到孝敬父母的必要,以行动加倍地补偿。于是,我们更注意关心自己的老人,不管离家多远,都要多看几次。同时,也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明示或暗喻自己的儿或女,现在或将来,不要忘了我们,常回家看看。
当今的社会,年轻人要凭本事吃饭,在竞争中安身立命,会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工作上,将来儿女们也要成家,对于我们的归宿,我们这些“大俩口”几乎是同一个打算:将来,为儿或女带孩子,再将来,进托老所---不给儿女添累赘。
这就是我们——当代都市的“大俩口”!

评分

参与人数 4人气值 +15 收起 理由
我也是知青 + 2 情真意切!
茉莉香茶 + 5 情真意切!
鴳雀 + 3 赞一个!
九娘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5-28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出了大众的心里话,很亲切。很现实。读着也仿佛在听自己的故事。看见了自己的影子,一起共鸣。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归路 发表于 2014-5-28 16:38
说出了大众的心里话,很亲切。很现实。读着也仿佛在听自己的故事。看见了自己的影子,一起共鸣 ...

谢谢,这确实是我们当时的心理。{:weixiao:}
发表于 2014-5-28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确实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真实写照。欣赏朋友的佳作!
宝应好佬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5-28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宝应好佬 发表于 2014-5-28 16:59
将来,为儿或女带孩子,再将来,进托老所---不给儿女添累赘。
明智的选择

谢谢,不客气的说,我们这一代人——共和国的长子长女,无论在什么事上,都是在给为后面的人带头趟路啊!
桑梓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5-28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梓 发表于 2014-5-28 17:06
我非常欣赏张先生的这篇文章。现实就是这样的。而且代代相传,一模一样。我早已是两老口。楼主所说,我们都 ...

谢谢关注,欢欢乐乐过好每一天。
桑梓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5-28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茉莉香茶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5-28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2-23 23: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