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浦东怀谷 于 2013-8-16 14:12 编辑
近读《钱文忠解读百家姓》,在“六问《百家姓》”一节的结束语里,有这样一段话: “在古代识字先认《百家姓》还有一个礼节方面的考虑。比如咱们今天见面:“《您贵姓啊?” “免贵姓钱》。”你要是再接着问人家:“怎么写啊?”这一下子就显着没文化了。而且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你问我姓什么我告诉你了。你居然不知道怎么写!所以,出于礼仪的考虑,小孩子要尽早把别人的姓给记住。“ 问人家姓怎么写?怎么就没文化了?好像没什么道理吧! 钱文忠先生说,赵钱孙李版《百家姓》的作者是吴越人氏。宋朝时有没有普通话我不知道,作者用什么语言写《百家姓》,我也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百家姓》里的许多字,在各地读起来会有不少音同字不同的字。不问“姓字怎么写?”是不可能的。 何以见得?就拿我们经常碰到的沪语来说,有许多音同字不同的姓。如:王与黄(相近的还有汪),赵与曹,张与章,徐与钱(相近的还有许),孙与沈,何与胡与吴等等。碰到这样的情况,你不问能知道吗?你不问就有文化了? 以上想法,不知对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