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远道来客 于 2012-12-28 11:00 编辑
好长时间没讲“上海的故事”了,今天我们就回到上海,来讲讲为什么把上海叫作大上海,这大上海的叫法是从何而来的? 要讲这个事情,还得从上个世纪的20年代说起了。上个世纪初期,上海的人口已经发展到了100万,它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地位日趋重要,孙中山看到了这个问题,他在1922年写的《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一书中提出:上海“苟长此不变,则无以适合于将来为世界商港之需用与要求。”提出了“设世界港于上海”,也就是要把上海要建设成为“东方大港”。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迫切要求站稳上海、控制上海。但当时的上海是租界林立,实际控制上海中心城区的却是租界,华人可以控制的华界,只有老城区、闸北和郊区一些地方,而老城区又是人口密集,也很难进行扩展建设。为打破当时租界垄断上海的局面,建设一个新的上海,当时的上海市政府便决定在上海的东北地区,东临黄浦江、吴淞口,与市区相临近的江湾地区征地建设新城区。1829年成立的上海特别市政府,遵循孙中山《建设大纲》提出的方针,为谋求华人管辖区的发展,在1929年7月上海特别市政府第123次会议通过了《大上海计划》,也就是大上海的发展规划,由此上海就出现了“大上海”的叫法。
《大上海计划》是上海历史上第一个综合性的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这个计划首先在黄埔江口沿岸建造万吨级以上的深水码头,真正成为世界级的大港,同时又要改建原沪宁、沪杭铁路,进入新上海地区。 《大上海计划》在江湾一带征地约7000余亩,划为新上海市中心区域,中心区域的各项工程于1930年上半年开始建造,以新市政府大厦为中心,完成了运动场、图书馆、博物馆、市医院、卫生试验所、国立音专、广播电台、中国航空协会等建筑。《大上海计划》的整个规划又分为政治、商业、住宅三个部分。在道路建设上,《大上海计划》仿效了芝加哥、华盛顿等欧美城市,以五角场为中心形成蜘蛛网样放射直线型的干支道路系统,用三条道路,即黄兴路、其美路(今四平路和翔殷西路(今邯郸路)分别接通杨浦、虹口和闸北,用两条道路,即翔殷路、淞沪路通向“大上海”腹地,构成既相分割又互为联系的各个功能区域。这个新的上海市中心建成以后将可以与租界那边的市中心遥遥相对。
市政府大楼
在新城区的道路建设上,总共规划建造十一条“中”字打头的马路,十条“华”字马路,五 条“民”字马路,十条“国”字马路,九条“上”字马路,十三条“海”字马路,十五条“市”字马路,十二条“政”字马路和八条“府”字马路,组合起来正是 “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九个字,同时再按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五权”、“世界大同”的思想进行分区,分区道路分别又命名为三民路(解放后更名为三门路)、五权路(解放后更名五星路,因与吴兴路谐音又更名为民星路)、世界路、大同路(未建成)。 《大上海计划》从1929年正式实施,但到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工程被迫中止,以后工程时进时停。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全部停工。除道路系统外,实际完成的主要工程有:上海市政府大楼(今上海体育学院大礼堂)、上海博物馆(今长海医院影像楼)、上海图书馆(今同济中学图书馆)、上海市体育场(今江湾体育场)、上海市立医院(今长海医院)、国立音专(今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上海市广播电台及材料研究所、中国航空协会飞机楼。日军占领上海以后,日军却把这个计划纳入了日军的侵华规划之中,江湾地区成了日军在上海的据点。抗战胜利以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根本无力继续实施这个计划,仅仅对在抗战时期受损的建筑做了些修缮。解放以后这些已经建成的建筑,大多都划拨给了上海体育学院和上海长海医院使用,今天我们去这些地方,看到这些具有浓厚民族元素的建筑,很快就会让人想起那个“大上海计划”,也很快就会让人想起“大上海”的叫法,也就在这个计划中开始出现。
博物馆
图书馆
市立医院
国立音专
航空协会飞机楼
体育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