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待客 (2012年9月15日) 许树人 居家宴请几多回, 期盼长年心里堆; 邻友亲朋花怒放, 主人甘苦喜相陪。
租居 房东的堂屋坐北向南,是三间瓦房,东边盖有一间厨房。房后,是刘狗家的西屋瓦房。向东围有一个院子。房东的西屋是三间草房,靠北头的一间空着。靠南头的两间,我们租赁着…… 推开西屋的单扇门,屋子里空荡荡的。左边用高粱杆墙隔开个住室,门留在东边。走进住室里,东边窗下放着一个用旧了的三斗桌,靠南墙横着一张老式的木床,床西头顺放着一个木头箱子。 外屋,里门西边有一个圆形的水缸,西边的墙边是一个条几,上边摆放著餐具。做饭的蜂窝火可以移动,经常是放在屋门的北边,因为这地方比较亮堂。 概括说来,房子可以说是八下漏气,冬天里,虽有一个蜂窝炉子燃着,屋里的温度却和室外的差不多。连我这个在内蒙古生活过多年的人都觉得寒冷…… 为了御寒,我用报纸把高粱杆墙里边从上到下都糊了。窗户和门自然也少不了,只是纸张要透明些。房檐没有办法,只能将炉子提到里边。即使是关门睡觉,也不必担心会煤气中毒! 床上,也很简陋,除了结婚时母亲给新套的一床被子之外,再也没有甚麽别的东西。 当时生活水平的低下,是现在的人难以想象的。 新添贵子,在许家,是个多年没有的大喜事了。家族的人虽说离城十多里,也颇为关心!况且,结婚时因为怕影响工作没有待客,这一次,无论如何是少不了啦…… 恰巧父亲又从贵州专一寄回来一些钱……于是乎,岳父和我就忙着置办待客的东西。 房东一家,里里外外也帮忙,而且特意把他们东边的厨房腾出来给我们用…… 老家的大伯是待客做饭的老手,让他的儿子“大炮”拉着架子车来家,带来了待客用的一应炊具餐具和大半车碎煤,就亲手操办起待“米面客”的事情——他在院子东边的空地上新垒了个大炉灶,蒸馍、炒菜都是他自己动手。辛苦劳累,他竟吃不下饭,有时渴了,就喝个生鸡蛋……由于大伯厨艺高超,东西买的也齐全,结果可以说是宾朋云集,酒菜兼美,办得红红火火 。除了远远近近的亲戚陆陆续续到来,街坊邻居也来了不少,连开豫丰纸店时候的老房东都来了……总之,是一派空前热闹的兴旺景象!真有点“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劲头! 为了感谢大伯的辛勤帮扶,待客剩下的东西,都让他拉走了。老家毕竟人多,大伯对这次待客也十分满意。 …… …… 到贵州南宫山过春节的时候,儿子已经半岁多了。兄弟姊妹齐集一堂,开宴庆贺,无任欢欣……不知甚麽原因,三十的晚上,孩子却突然发起烧来。吃点四环素,也无好转,而且头上的“歇呼顶”也有些突起,无可奈何,只好大年初一坐火车到遵义的大连医院住院……一家人接连不断地坐通勤车来往与遵义和南宫山之间…… 医生也没诊断出什么病来,住了几天院,孩子自然好起来……有时候,也别太相信医院了,更多的还是要相信自己…… 春节过后,妻子带着儿子又回到河南,夫妻二人,在两地各自忙着自己的工作…… 76年的暑假,当我回河南探亲时,儿子已经会沿着走了。 带着他在街上走走,有时候到双洎河边玩玩。自己带着,总是放心点……星期天的时候,一家三口骑车走走亲戚,应该是我们最高兴的生活! 分居千里,比牛郎织女好一点,作教师的,一年总有两次相见的机会。但是,机会虽有,因为种种原因,有时候也相见不了。 77年的春节,原来商定都到南宫山来过年。这一年的雪格外大。漫天洁白,地上的足有半尺深。因为火车是夜里的,所以,我连着几个晚上到南宫山车站去接车。但接来接去,到底还是没有接着——后来从来信中才知道,那时候,春节探亲的人就比较多,岳父好容易把他们送到了郑州,但怎么也没办法把他们娘俩送上到重庆或到贵阳的火车…… 结婚几年来,见面的日子,总共有几天啊…… 想起现代年轻人的形影不离和一些官员的婚外恋情,觉得当时的人也太无情、太痴情!那时,为了不触景伤感,自己甚至都不去观看一时盛放的露天电影《蓝色的多瑙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