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阎立诚 于 2015-4-28 21:07 编辑
虚拟空间相识十年 真实世界聚会两次 四月十六日接到路漫漫来电,邀我到路府小聚,我应邀先到老同学江院士家和老凤同行。到那里已经上午十点了,金缕曲已经从苏州赶到。见过路兄路嫂。大家寒暄几句就回忆别后七年,各人的故事。尤为遗憾的是凤嫂,不幸去世。路兄,高龄后腿脚不便。金小妹依旧还是那么活跃,年轻,美丽。记得七八年前路兄在五十网里文章大赛荣获金奖。路兄,在10年前还自带文房四宝,到我家参加茶文化活动。当场,赐墨宝“生拍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至今还悬挂在我家客厅里面。我认识金缕曲小妹也是在网上,我从小一直喜欢南京城门的诗谣,那时,就只记得三句。十三座门的诗句的最后一句就是想不起来,就在网上征求下句。金缕曲在网上就说,她也是南京人,她也喜欢那诗谣,所以一直记得替我圆梦了。“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从此我和金缕曲结下了网缘。与路兄结缘也是偶然,我经常在博客里写稿,路兄也在博客里写稿,他的弟弟和弟妹是我大学同班同学,也是我们博客热心读者。一看我们两,都在一个博客里。就把我们介绍认识了。老凤也是我大学里同班同学,是个史学,诗歌和音乐爱好者。记得还早在04年我和徐老师自办了一个不起眼的小网站——上海老顽童。他在广州见到了,经常投稿。后来由于我们网上技术水平有限和精力不够,这个办了两年的网站就结束了。此时老凤又邀我同时进入另外网站的博客。我们在这个博客里相处了六七年。曾经由路兄起头,网友们多次聚会。一晃又是七年。路兄已经八十有三了,我也八十二岁,老凤也是个准八十的人了,只有金小妹花甲未到。 现在路兄虽行走困难,但依旧坚持挥毫创作,最近又在学习张黑女墓志。他在我们微信里写道: “我喜爱《张黑女墓志》的风格,但临习亦不易。功夫在细微处,常有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之叹。全碑以方笔为主,兼以圆转,横画或圆起方收,或方起圆收,长捺一波三折,转角含分隶遗意,不少用笔有行书意。欣赏或临习须注意其细微变化。结字微扁,体含动势。既承北魏之俊迈刚劲,又含南帖之温文尔雅,堪称魏碑中之佼佼者。康有为对此碑也十分推崇。 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字就是这种书体为基础,添了几分隶意。 附图是我十余年前习作。“
老凤在返回广州途中,还在车站写了一首打油诗表达对这次网友聚会的留念: 重逢路漫漫 行程过万里,再访旧知己。初会金缕曲,重逢老同学。纵论天下事,不唱样板戏。照相留纪念,墨宝显友谊。家宴菜十道,道道鲜耒兮。音乐悦人耳,茶香沁心脾。挥手相与別,微信可为继。何时再相聚,只有问上帝。(写于2015年4月18日上海赴广州飞机上。2008年初会路兄,弹指之间已七年矣!聚少离多,情何以堪?! 金缕曲别后就出国去当外婆去了。临别时还在可爱老人网上留有诗句:滴露殷勤洗翠颜,春池涨满溅珠圆。桥低水近枯枝影,亭远坡高啼鸟喧。 苔级冷,暗香寒。曲廊空竹意阑珊。名贤堂上深寥寞,墙外芭蕉听雨弹。 今天又从虚拟空间传来诗句:五律(新韵)作客阿尔卑斯山下
青葱山未老,白发雪妆容。
万峪连欧陆,千峰近碧穹。
西窗亲鸟语,北水远耶钟。
夕照他乡客,悠然听晚风。
我也没有诗句,没有感想,只留此一文作为纪念这次聚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