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古代的自由诗----歌行体 歌行体是我国诗歌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盛唐时期的李白和杜甫是歌行体的杰出作者,由此也奠定了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可是近几十年来歌行体创作并没有引起诗坛足够的重视,有的诗刊拒绝发表歌行体作品,有的大赛不让歌行体作品参赛。为此,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霍松林教授指出:今人写旧体诗,不必篇篇都是律绝。雄阔的叙事、丰沛的抒情、宏放的议论,承载以篇幅长短不拘的古体,尤其是其中的歌行体,往往更为适宜。陕西省诗词学会在西安召开“歌行体诗歌创作座谈会”。省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张勃兴讲话。他向全省诗友发出了“大力倡导和积极创作歌行体诗歌”的号召。 研究古诗的多注意律绝,词,对于歌行,研究者甚少。其实,歌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作品甚众,史上大诗人对歌行的创作也很重视,名世的杰作也甚伟。如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北征》,白居易的《长恨歌》,元稹的《连昌宫词》,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就体裁论,它是属于叙述诗。作为叙述诗,它可以淋漓酣畅的把诗人要叙述的事情描述出来。因此很多诗人如王维,高适,岑参,李贺,韩愈,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歌行体诗的创作上。唐代七言诗得广泛的运用,诗人们大量开始写七言诗。一句七个字,比一句五个字更能充分地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描写自然,。歌行体成了诗人们运用的一个极好的形式。初唐四杰,竞相写作,皆有佳品,初步形成一个具有个性的体系。 李白的一首《蜀道难》在盛唐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这是唐朝最优秀的歌行之一,因此他也被人称为谪仙,这首诗的成熟,前无古人,一下子把歌行体掀向高潮,被人传唱,使歌行体一时成了被诗人竞相写作的文体,涌现了一批歌行诗人大家,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维的《桃花源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杜甫的三吏三别《兵车行》,此后的白居易的《长恨歌》,元稹的《连昌宫词》,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等等。唐朝歌行体的诗歌达到历史的最高峰,它的文体最成熟,内容最丰富,艺术水平最高,诗人最多,流行最广泛。 歌行体的特点: [size=10.5000pt]1.以叙述为主,兼以描写,议论。一般都是一事一题,如《长恨歌》,叙述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白居易的《琵琶行》叙述了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中间有意论有抒情,主要是叙述。元稹的《连昌宫词》則是通过一个老宫人的叙述,表现了连昌宫今昔变化,寄托了诗人兴衰变化的哀叹。歌行体没有拘束,诗人可以无拘无束,放开思路,如行云流水,如天马行空,可开可合,开合自然,所以在唐代宽松的政治条件下,一时歌者云集,一大批诗人竞相绽放才华,一 大批优秀歌行体诗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2.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歌行”体诗歌在格律、音韵方面没有格律诗的束缚,要求隔句押韵,如杜甫《丽人行》人,匀,麟,唇,身,秦押平声韵。李白《长相思》安,寒,叹,端,澜,难,肝押平声韵。由于它要“放情长言”,因而句子也多,不要求一韵到底,中间可以换韵。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十四句就换了好几个韵脚。也没有平仄格律的要求。歌行体的形式比较自由,是由内容所决定的。 3、篇幅可长可短,王维《桃源行》32句,白居易《长恨歌》120句,李白《蜀道难》48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只有18句。篇幅的长短根据内容而定,没有一定的要求,不像格律诗那样字数句数都有严格限制,完全是一种自由体,不用咬文嚼字,不用讲究声律,随心所欲,心之所到,意之所随。 4.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基本上是以七言为主的,但也有二言的(“呜呼”),也有九言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例如杜甫的《兵车行》,诗中既有“行人”出征时的记叙,又有“道旁过者”与“行人”的问答,也有“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的感叹,读后真能摧人肝肠。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既有风卷茅屋的记叙,也有“归来倚杖”的叹息,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强烈抒情与愿望,读后令人唏嘘不已。 6、明白易懂,直抒胸臆,无遮无拦,没有典故,没有骈体,更没有艰涩的话语,晓畅淋漓,一泻千里,写者尽情,读者快意,如泣如诉,如老朋友互吐心曲。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舌燥呼不得,归来依杖自叹惜。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黄昏。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开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里没有艰涩的语句,没有难懂的典故,更没有故作呻吟的佶屈鳌牙的词句,句句明白,字字通俗,凡是有点文化的人都能读得懂,完全口语化,又有所提高,雅俗共赏。白居易的《卖炭翁》更是明白如话,妇孺皆懂。这也是歌行体能广泛流行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