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远行 (2012年2月27日) 许树人 火车窗外山河景, 万变千移各不同; 塞外荒凉衰冷况, 不如伙伴热情隆。
集宁 去过郑州之后,对外边的世界有了新的认识,眼界的开阔,使人便有了更美好的憧憬……现在人们常说“心想事成”这个词儿,我觉得对人来说,这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1953年的时候,我终于又有了一次外出的机会——那是二伯带着我去集宁!父亲在兰新线转正之后,接着又调到内蒙修集二线。我们去的时节 ,父亲已经在铁路局的桥工队工作,正在参加修建的是集宁到二连线上的霸王河大桥。现在看到的图片,那已经是通车以后的情景了…… 离开家乡的那天晚上,我跟着二伯,步行到了官亭车站。先在一家小饭馆吃了点饭,就到车站上去。没过多久,就坐上了开往北京去的火车。那时的客车上人不很多,找个硬座坐下后,见茶几上放着两只厚重的白瓷茶杯,还有两小袋茶叶。过不一会儿,就有列车员提着开水走过来给泡上茶,顿时间,近处的空气里就弥漫着淡淡的茉莉花香……火车有节奏地响着,不一会儿就到一个车站停了,接着又传来骤响的鸣笛声,火车便渐渐地开动了:这温馨、愉悦的感受,平生是第二次了! 列车晃悠着前进,我好奇地看着窗外景物一一离去,竟没有睡意。渐近郑州时,远远地有些灯光,一闪一闪的。不知不觉中慢慢地进入了梦乡。天亮醒来时才开始过黄河。只见漫漫的河滩,一望无际,中间有水的地方泥沙翻涌,打着一个个漩涡,挺吓人的……忆及当时景况,2011年11月18日,我写了一首《五绝.观景》——漫漫黄河水,奔腾万马来;天红行色壮,山远墨云开。(2012年2月23日按律修改) 陌生的路旁,有看不完的山山水水,城邑乡村。火车一站一停,站名新鲜,风光各异,和风徐来,景物宜人,内心有着从来没有过的愉悦和激动…… 渐近北京的时候,又到了黒天。听火车上的广播介绍着转车换乘的车次,也弄不清该坐的线路。还是签票的人员过来,才问个明白。他给签好车次,又说在丰台就可以换乘。我们没有进京旅游的打算,只想快一点到达目的地,于是,就在丰台换了车…… 又天亮的时候,火车已经爬上了塞外高原——远处白茫茫的,荒滩上长满了干枯的野草,土房人家显得零散,很少能看到高大的树木……给人的印象也很简单,那就是荒凉!后来到了张家口,忽然又让我想起了前面经过的石家庄。大同、丰镇……这些特殊的地名,第一次闯入了自己的视野,回味起来,记忆是十分的美好、温馨。 集宁,毕竟是关外的城镇,天气较中原要冷了许多。特别是早晨,好像有进入了另一个季节的感觉。父亲接着之后,我们就一起往他的住地走…… 工地上,扑入眼帘的是建筑器材堆放杂乱的冰冷景象;远远的纵陈着的路基上,是新铺的集二线的铁轨……看着和我们常见的路有些不同,问后知道是宽轨。路上的人也很稀少,卖东西的更难见到:一切都是十分生疏的感觉。 记得是在工棚似的房子里住了一夜,大人们说说话……我因为沿途贪看风景,又困又乏,睡得不辩东西。 父亲的关爱,只是在内心里——父爱是一种深沉的爱,他没有体贴的温馨话语,没有耳边不停地唠叨,没有日夜陪我度过的温柔。但是父亲一直给我一种山一般的依靠,给我一种时时刻刻的心安。在我心中,父亲是一个很有胸怀、很有深度、很博爱的人。念此,2014年6月9日作《七绝.父亲》——创业奔波千里路,打拼凝入一番心;铁肩重负怡担当,任怨辛劳贵胜金。 临行的时候,父亲给我捎回两件旧了的铁路服,摸摸兜里还有20元钱;给二伯的东西当然比我的多,究竟有些什么,我也不知道……大人的事,我也无须了解! 记得回来之后,母亲把裤子给我改了改。当我第一次穿着兰色的制服裤子上学时,兜多式样新,心里充满了从未有过的喜悦和自豪!同学们似乎也都刮目相看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小伙伴一时多了几个。农村的孩子都见见世面,也并非是我自己自我感觉良好! …… …… 寒暑交替,物华更易。不知不觉中又过了两年。 集二线完工后,父亲又调到了包头,参加了承修包兰线的工作。 那时候,父亲已在公庙子西小召的二分队当上了事务员。 55年,我们全家去到那里的时候,队部周围光秃秃的,都是些临时房屋。供应站里边一应生活用品俱全。父亲在一个车马店里赁了一间屋子。屋后有西山嘴到公庙子的公路,北边是连绵起伏的大阴山,南边是黄土堆起来的高高的路基……铁丝网里边听说是劳改队——他们也参加包兰线的土石方工作! 这些,都是后来我们去到大青山下所看到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