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公孙九娘 于 2012-6-1 22:59 编辑 <br /><br /> 村貌 黄桥村总的格局,是东西长,南北短。这不知是否受了历史上“南贫北贱,东富西贵”说法的影响。 有人说,“这一个历史上的‘南贫北贱’不是一个平面的贬语。她是生活中的人情存在。是历史。是人气。是生活。是曾经有钱人订制成了的没钱人的世俗民生。数千年来,依势照旧。比如六朝古都南京,民间居住也是比较有讲究的。正号称所谓东富西贵南贫北贱。实际看,南京城东靠近紫金山玄武湖,山清水秀多是有钱人住的地方,至今仍是房地产价格最高所在。南京城西政府部门云集住在那里多是官家,如今保留下来成排民国建筑多在颐和路一代,那里江苏政府和省级机关环绕绚叠。” “好象稍微有名古代之都,相对了一个‘南贫北贱’,都还有另外一个‘东富西贵’民间说法。比如:北京城过去的老北大红楼,地处故宫东翼大约几百米地方。从这再往东一点点,就是表征京城的王府井入口了。还有就是,北京城东西两侧地方名字如听不减。比如‘什锦花园’或者‘学府胡同’等等。但是,京城南北地方的名字就有一点比较不动人了:比如什么‘苇子坑’,‘沙子口’,‘铁匠营’,之类之类。” 黄桥村的布局,应该没有贵贱之分,因为贫富悬殊不大。东西走向是何道理,一时我也说不清楚…… 只知道,最东边,住的是姓高的人家。 在通衢的东边,有前后两条街。后街在北边 ,前街在南边 。 从前街向西下沟,穿过旧时南北的通衢,上去就是东头的黄家。 黄家也有两条街:前街是东西的大路,后街(北边的街)应是正街。西边折向西北,东边又拐向北边,是出村的大路。村小学,就在东南的拐角上——校舍,原是没收了的一个地主家的三合大院,西北向有东、西、北三座房子,是学校的教室、办公室;东南边则是一个大操场,是学生活动的天地——有一对简易的篮球架,还有一个木马…… 我的小学一至三年级,就是在这里上的。 学校有一个40多岁的男老师,姓范,眼睛高度近视,穿一身黑色的旧制服,略微弓点腰,走路慢吞吞的。然而讲课是很认真的,一个人要教三个年级…… 顺前街往西走,下沟,路北有一个较大的苇子坑——深秋时节,茫茫一片的苇子,风动作响。一个人走在这里,总是有点紧张;夜里,更不敢从这里走……从沟西头沿路上去,西北又有一条街,是西头的黄家。再一直往西,则是农田了。 出沟头拐向正北,有一条进县城的小道,通老观李…… 若正南走,顺着一条大路行二十多米,就是我家的大门口了 相对而言,我家是住在整个村子西头的中间。门前有着比较广阔的空间…… 具体说,门前大路的西边,是一方打麦的场。场的最北头还有一个土戏台。在这里,农闲时候,是孩子们玩耍的天地,更是大人们贺喜、庆寿演电影、唱戏的地方;夏天的夜晚,男男女女,三五成群,拉着席子,随便找一块地方,就可以闲聊、休息,它是人们晚饭后短暂乘凉的好地方…… 村子的西南边,通常叫作前街的地方,则住着更多的许姓乡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