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932|回复: 1

忆当年当“土记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6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忆当年当“土记者”
“土记者”,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很时髦的名称、很被推崇的行当、很被尊重的“职务”。1966年开始的“文革”进入1968年后,停刊、停播的报纸、刊物、电台纷纷复刊、复播,急需写稿的人。1968年9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主席关于新闻宣传的重要指示,号召“不应当少数人关门办报,要群众办报”。鼓励群众写稿。因此,应运而生了一批业余写稿的人。现在叫通讯员,那时称“土记者”。因当时写稿的人很少,这些“土记者”很被群众关注、很被领导推崇。我和张锡杰都是当年的“土记者”。我们俩同为衡水地区(现衡水市)人,他是枣强人,我是冀县(现冀州市)人。当年,我们俩分别在自己的家乡当农民,但一同业余写稿、投稿;一同参加地区的新闻宣传工作会;一同参加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学习班。但,他比我优秀多了:当年,他就名扬全省,写的多篇稿件被《河北日报》、《人民日报》、中央电台采用。后上大学;在《河北日报》社当记者、主任;到中南海中央办公厅当领导干部,是全国的“名记者”。
“土记者”,当年很被领导重视。当年,公社(现乡镇)、县、地区(现地级市)、省召开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工作会,表彰先进个人,都有“土记者”的份。每年或每季度,县和地区、军分区都召开“土记者”经验交流会(通讯报道工作会)。1970年,河北省革委会和省军区还联合召开了一次河北省通讯报道工作会议。当年,县、地区、省军区、军分区及新闻部门经常举办“土记者”培训班。我和张锡杰先生都曾参加《衡水报》、《河北日报》社的培训班。报社、县、地区、军分区有时赠送给“土记者”一些稿纸、笔记本。
“土记者”,当年很艰苦。“土记者”们都是业余写稿,且没有稿费。白天与农民们一样干活,晚上或中午及不能干活的阴雨天采访、写稿。没有电灯,晚上在十分昏暗的小煤油灯下写,几个小时下来,眼瞅得生疼,鼻孔熏得发黑。没有纸张,到处找别人用过的旧本子;用纸的反面写;没有信封(寄稿),找报纸来自己做成信封用;没有复写纸,写好稿后就一遍一遍地誊写。若外出采访或去报社,十几、几十公里地,买不起车票,借自行车去(因当时我们都没有自己的自行车)。
“土记者”,大都成为有用人才。“土记者”因为读书、看报学习多、对问题研究探讨多、接触干部和群众多、搞采访组织能力锻炼多等原因,大都进步很快,很快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张锡杰先生从当年的“土记者”成长为全国的“名记者”,多篇稿件获国家级奖;成长为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主任、电子大学党委书记、国家信访局专员。我参加工作后,先后担任公社党委书记、县委研究室主任、市委副秘书长。据我所知,冀州当年的“土记者”,有10多人担任了地师级和县团级干部;有40多人担任了科级干部;有30多人获得副高级以上职称;担任村干部、单位、部门干部的不计其数;大都坚持业余写稿,常年发表文章,有20多人出版了专著;有的出了省以上科研成果。

(写于2008.)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5 收起 理由
壶翁 + 5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6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壶翁 的帖子

谢谢!过奖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2-22 12: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