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儿!咱们村子里那个有钱人说要给村民们修房子这件事儿,好像是真的啊!”二〇一八年春节前夕,在广东省湛江市官湖村的一户农家内,一个六十多岁的农村妇女火急火燎从门外进来,她嘴里大喊着丈夫。
丈夫从屋里出来,嘴里还吵吵嚷嚷:“吵什么吵,咋咋乎乎的!”
妇女忙收敛心神,解释道:“就是从咱们村子里出来的那个有钱老板,他真的在外面修了一排的别墅,你说说,这不会真的要免费送给咱们吧!”
老汉横眉一挑:“真建起来了?当初那人说一家一套别墅,可咱们家有两个儿子呢!这可不行,一定得叫他再送给我们家一套!”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为何会有人免费给全村送别墅?村民们各自的想法又能如愿吗?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官湖村免费发别墅这件事来源于一个出自官湖村的富豪,陈生。他曾经是村里名动一时的大学生,他考上的还是数一数二的名校北京大学,如今身价百亿。
陈生在幼时收到过村民的帮助,自己有了钱后也一直没有忘记年少时那些艰苦的时光。
陈生觉得自己富了,也得去帮帮村民们。虽说他不能让每户村民都发财暴富,但他也应该改善一下村民的生活。
他在官湖村办起了生态养殖场,为村民们解决了就业问题。这还不够,陈生还在官湖村附近开辟了荔枝园,每户村民都能分到几亩荔枝林。
凭借养猪和种荔枝的收入,每户村民一年能够获得十万元左右。
对于城里的人来说或许算不了什么,但这十万元可是大大改善了官湖村村民们的生活,解决了温饱问题。
陈生还想着,村民们很多人还住在自己的老房子里,于是他便觉得让村民们都能吃好住好。
2011年,陈生捐款了2亿元,为官湖村的258户村民每家每户都免费捐赠一套别墅。
最开始村民们都不信,毕竟这是多么大一笔钱啊,他们这些人奋斗了一辈子,别说别墅了,连别墅的一间厕所说不定都买不到。
村民们都觉得陈生是说着玩的,可是很快,官湖村附近便开始建起了别墅。
看着一间间别墅拔地而起,村民们这才有实感,这人竟是真的要送自己别墅!陈生想做的是善举,可惜他低估了人性的贪婪。
在发现自己真的能免费住别墅后,官湖村很多村民们便开始贪得无厌。
按照陈生最开始的规划,是官湖村一户能够分到一套别墅。然而村里有对老夫妻,家里有两个四十多岁的儿子,一直没能娶到媳妇,是老光棍。
老夫妻觉得这个别墅的分配很不合理,自己家有两个孩子住一套别墅根本住不开,过两年儿子还要娶媳妇。
他们觉得要么应该多分给自己一套别墅,要么就得赔自己一些钱。
除了这对夫妻,还有别的事情。例如有些村民们很早就迁出了官湖村的户口,面对这种事情他们也觉得自己应该分一杯羹。
有些人觉得自己分到的别墅没有别人的位置好;有些人又觉得自己的老房子被拆了,照理来说还得给拆迁款。
总之人性的贪婪在此刻表露的淋漓尽致。
村民们甚至还趁着内讧的时候,砸坏了别墅的门窗。后来陈生不得不先搁置了分配别墅的计划,他甚至连家乡都不想回了。
每次回到官湖村,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亲戚邻里,来找他提要求。
最后还是在各方的调解下,最终以公平公正的抽签方式解决了别墅分配问题。
陈生在乔迁这天,他还呼吁官湖村的村民们,住房卖猪你们可以找我,但是不能什么事情都想着靠别人。
“未来想要过更好的生活,还得是自己奋斗!大家也要培育好自己的儿孙,这样才有更好的未来!”
带领村民致富住房,陈生的心愿总算是完成。
在外人看来,他们根本不能理解陈生的做法,毕竟他付出了心血和财力,却换来了村民们的贪得无厌。
但陈生却觉得,虽说这件事过程有些坎坷,但这确实一件有意义、值得做的事情。
陈生年轻时到底经历了什么,这才让他会为官湖村奉献这么多呢?这件事还得从陈生幼时谈起。
“光棍村出来的大学生”
1962年在官湖村的一户民房中,陈生呱呱坠地。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官湖村是周围最贫困的村落。
因为村子里的人穷,很多成年男性都娶不到老婆,全村有三分之一的男性是单身,因此官湖村还被笑称为“光棍村”。
陈生家里也不例外,他们一家住在泥泞的茅草屋内,一下雨,屋子里便不停漏水,泥水顺着墙面打湿了家里的每个角落。
陈生父母一共生了五个小孩,家里孩子多,一家人生活本就比较困难。在陈生尚且还小的时候,他的父亲还因为得了病,早早就去世了。
家里的顶梁柱垮了,全家都只能靠着母亲务农为生,日子过得十分艰苦。
陈生很体恤自己的母亲,他一直想要为了母亲分忧。然而陈生很明白,只有读书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如果早早就辍学出去打工,虽然能够暂时缓解家里的窘境,但却不能改变祖祖辈辈的命运。
在上学后,陈生十分刻苦,哪怕学习条件恶劣,但他依旧是学校中最认真的学生。
高考恢复后,陈生学习的目标便变成了考大学,他一定要考出这个破落的村庄,为自己拼出一条路。
1979年,陈生也到了高考的年纪,他信誓旦旦进入考场,背负着全家人的期盼。
然而因为高考的题型对他来说十分陌生,陈生这一次发挥的很不好,物理化学只有几分,英语全靠蒙。
没有任何意外,陈生落榜了。在落榜之后,陈生度过一段格外沮丧的时间。
他一方面为高考成绩感到自责,全家人都在期盼他能考上大学,他却交出了这么一份不好的答卷,陈生甚至在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读书的料子。
另一方面,回到自己破烂的家里,陈生又觉得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并不是自己想要过的,他还是想读书,去看更广阔的天地。
纠结后,陈生还是决定复读。
其实做这个决定对他来说并不简单,因为家里贫穷,没有钱财和时间任由他再耗一年。
但是陈生的母亲很支持他的这个决定,陈生母亲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个有主意的,他想要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够做到。
之后,陈生开始了自己艰苦的复读道路,他吸取了上一次高考的教训,在高考前的模拟考试里,他甚至一度考到了全县前三的好成绩。
次年,陈生又参加了高考,这一次他的成绩很好。
陈生为了能够减轻家里人的负担,这次高考后填写志愿,他填了一个毕业包分配工作的大专。
然而高中学校的校长却觉得陈生这个成绩去读大专实在是大材小用了,于是偷偷帮陈生改了他的志愿。
在录取通知书发放的那段日子里,陈生天天在家期盼着邮递员。
终于,属于他的录取通知书来到了陈生的手上,他在全家人期盼的目光中打开,录取通知书的封面上赫然印着四个大字——“北京大学”!
“村民倾囊相助”
陈生考上北京大学这件事,很快便传遍了官湖村。
在当时那个年代,考上大学的人都寥寥无几,更别说陈生这种一下就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了。
村里人简直比陈生的家人还要高兴,村民们纷纷来到陈生家里道喜,就想要沾沾这名牌大学生的喜气。
然而相比于笑嘻嘻的村民们,陈生的母亲却面露愁苦。
北京对于一个从没进过城的村妇来说,实在是太远了。光是从他们村到北京的路程,路费都要很多钱。
陈生的家庭,根本负担不起这些路费,更别说后续的学费、书本费、住宿费等等了。
陈生对此也很苦恼,他虽然很想去这远在千里外的首都读书,但他也清楚家里的难处。
就在这时候,得知了陈生一家困境的村民们,自发开始为陈生一家捐款了。
村民们认为,陈生考入北京的学校是祖坟冒青烟的好事情,连带着官湖村都备有面子,陈生怎么能因为没钱放弃这个大好机会呢?
五毛、一块...哪怕官湖村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但这些贫穷的乡亲们都将自己从牙缝里省出来的这些钱捐给了陈生。
更是有一位村民,直接塞给了陈生一家21元钱。在那个时候,这基本上就是普通人一两个月的工资了!
陈生最开始不想要村民们的血汗钱,但村民们却不管怎样都要将钱塞给他。
他们说,作为村里最有出息的大学生,咱们砸锅卖铁都得把你给送出去!
在暑假快结束时,陈生揣着兜里村民们捐助的钱财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兜里不仅仅是一张张的纸币,更是村民们沉甸甸的感情。
从那时候起,陈生就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奋斗努力,等出人头地后,要将这份恩情成百上千倍还给村民。
“名利双收之路”
大学四年后,陈生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
在那时候,学校都是包分配工作的,陈生也被分配到了广东教育学院当老师。
但陈生自己的人生目标并非教书育人,为了能够不去当老师,陈生还跑到校长面前扮演口吃。
校长见状,立马对陈生的派遣证批示,让他另做安排。
之后,陈生成为了广州市政府的公务员,后来又被调回到了他的老家湛江市。
在许多人看来,陈生这份工作简直是铁饭碗,对外说起也是倍有面子。
但陈生却并不开心。一来,陈生无法随心写自己想写的文章,曾经有一次他随心写的东西被领导一顿臭骂。
二来,这份工作吃的是死工资,甚至连在老家喂鸡的哥哥都赶不上。在这个岗位坐了六年后,陈生选择了辞职下海经商。
一开始,陈生并没有门路,他也没想好自己要去干嘛,他只得去夜市摆摊。
别人看见了他都在嘲笑,这人北大毕业,最后也只能沦落为卖衣服。
连陈生的母亲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在胡闹,可陈生却感觉自己毕业后终于自由了。
陈生没有辜负自己北大毕业的学历,辞职后没多久,陈生回乡时看见因萝卜滞销而郁闷的村民。
陈生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商机,萝卜在这边卖不上价钱,可在天寒地冻的北方,却是人们抢购的东西。
那时候物流什么的都不发达,大家也不搞什么运菜行业,陈生却抓住了这个机会,一年赚了七十多万。
在当时那个年代,陈生简直可以算得上富豪了。在1993年,陈生又抓住了房地产这个机会,他用三年时间成了湛江市房地产的头头。
可陈生并不满足,因为房地产需要处处求人,他不想受这个罪,因此他从房地产撤资,进军到了饮料市场。
很快,陈生用自己在房地产赚来的钱开起了酒厂。
1997年又广州市面上流行了一种雪碧兑陈醋的喝法,他察觉到这个喝法的流行,并感觉到了商机。
不久后,陈生成立了“天地壹号”公司,并且成功研制出了陈醋饮料。
这个饮料一经推出后,便受到了众人的喜爱,不到三个月便实现了盈利,之后更是大笔赚钱。
陈生知道鸡蛋不能只放在一个篮子里,在赚钱后,他又开始看上了别的生意。最开始陈生是打算养鸡,可没料到禽流感来势汹汹,陈生养鸡的钱全亏了。
不过在养鸡这段时间,陈生发现一个现象——猪肉可比鸡肉受欢迎多了,大众更爱吃猪肉,可市面上却没有一个出名的猪肉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