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开国大典前夕。
为了好好筹备开国大典,毛主席常常彻夜忙碌,直到凌晨才肯休息。而在这百忙之中,毛主席特意腾出时间亲自写请柬,邀请一位14岁的姑娘到北京参加开国大典。
但谁料,面对毛主席诚恳真挚地邀请及观摩开国大典的难得机会,这位小姑娘竟“拒绝”了。
对此,毛主席并没有不高兴,后来还风趣幽默地调侃道:我要亲自去见见她。
那么,这位14岁的小姑娘究竟是谁?毛主席又为何写亲笔信邀请她参加开国大典?
1949年春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江沿岸做准备,打算横渡长江,攻打国民党军队。
其中在安徽无为县的长江岸边,有20多万名解放军驻扎,他们需要向当地老百姓征集渔船,还要学习游泳、划船,也需要当地的向导,为渡江做准备。
对此,当地渔民们自发踊跃地纷纷借渔船给解放军,并帮忙划船,当向导。这其中,就包括了一位忙来忙去、自发和哥哥挨家挨户动员大家的小姑娘——马三姐。
别看她名字里带了一个“姐”字,但那年她不过才14岁。
她是一名自小在长江岸边长大的船家女,划船、掌舵、游泳样样出色,一听说解放军要渡江,需要渔船也需要渔民的时候,她立刻便兴高采烈地要去找解放军报名。
因为年纪太小,起初她的父母很是不放心,十分踌躇让她去。为了防止她偷偷去报名,还专门守在村子里的报名处。可马三姐非常坚持,既然自己家这边的村子有父母看着,那她就拉着哥哥去别的村子报名。
在帮助解放军筹集到船只后,马三姐还教解放军战士们游泳、划船、掌舵等,很快便和大家都熟络了起来,大家都也非常喜欢这个活泼热情的小姑娘。
一日晚上,解放军打算先成立一支突击队,率先冲到对岸摸摸情况。不过他们需要经验丰富的渔民划船,就问有没有自愿报名的,同时也跟大家说这样做是有风险的。
大家都知道这一报名就要将生死置之度外,毕竟敌人的子弹可不会因为你是渔民就拐弯的,一时间竟没有一人报名。这个时候,马三姐高高举起了手,第一个报名要参加渡江突击队。
解放军一看是个小姑娘,纷纷笑了起来,夸赞马三姐是个勇敢的小姑娘。但出于对她的安全考虑,就拒绝了马三姐,因为渡江的时候肯定是要打起来的,那是真枪实弹的战场,不是小孩子玩得过家家。
马三姐不服气,说自己一点都不怕,划船本领非常棒,会游泳,关键还熟悉地形,她一定要参加。对此解放军耐心解释,不让她去是为了她的安全着想。见马三姐还是分毫不让,首长也只好放下狠话表示,如果马三姐不听话就不用她家的船了,马三姐见状撇撇嘴不说话了。
可是马三姐是那么容易就屈服的人吗?父母不让她来报名,她还不是来了?解放军不让她上船,她就不上了?于是,马三姐悄悄躲在岸边的芦苇从里,静静等着突击队出发。
当突击队撑船出发时,马三姐猛地从芦苇从里窜出来,撑起长蒿就是一跳,稳稳地跳进了最后一只小船里,也正好是他哥哥撑的小船。等船上的解放军发现她,想要送她下船时已经来不及了,只能把她紧紧地护在身后,保证小姑娘的安全。
突击船队在黑暗中快速地向对岸划去,突然,国民党发现了船队的行踪,炮弹不要钱似的朝船队投来。马三姐的哥哥视力不好,慌乱之中,小船瞬间乱了方向。
马三姐见状,马上上前接替哥哥掌舵。
凭借高超的划船技能和对江域的熟悉,马三姐冒着敌人的炮火顺利将解放军送到南岸。在此期间,马三姐的右胳膊不幸被弹片击中,但她依旧忍着伤痛坚持了足足40多分钟。
这一夜,马三姐6次横渡长江,将三批解放军安全送到对岸,回程途中还和哥哥一起救了许多落水的解放军战士。
之后,马三姐凭借在渡江战役中的突出表现,受到了解放军的嘉奖,并荣获“渡江英雄”、“支前模范”的荣誉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马三姐只是渡江战役中无数帮助解放军渡江的老百姓其中之一,幸运的是,马三姐安全无恙地回来了,而有的人却将热血洒进了滚滚长江里。
解放军为了人民群众冲锋陷阵,而人民群众也是解放军最坚强的后盾!
在这里,可能大家会看到一些文章里写马三姐划的船是“渡江第一船”,但据无为县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来看,事实并非如此。当年是一名叫叶世春的船工第一个将船划到南岸的。叶世春是无为县泥汊镇人,当时他从泥汊出发,在南岸繁昌县的荻港登录。
马三姐也曾在回忆中提到,她将船划到了对岸铜陵的金家渡,而铜陵和繁昌县压根不是一个地方。同样的,繁昌县政府也不会将渡江第一船的纪念碑树立在铜陵。
因此,关于马三姐是“渡江第一船”的表述应该是不准确的。
1949年9月份,远在安徽无为县马家坝村的马三姐收到了邮差送来的一封邀请函,她被邀请去北京参加开国大典,而邀请人正是毛主席。
马三姐激动的泪花都要出来了,她终于有机会见到伟大的毛主席了。
但她的父母担心路途遥远,马三姐一个小姑娘在途中出什么意外,上次马三姐偷偷跑去上前线吓得他们魂都要没了。马三姐没有出过那么远的门,也不想让父母担心,还想着得留在家里帮父母干些活,思来想去,马三姐收拾好激动的心情,拒绝了毛主席的邀请。
毛主席得知后非但没有不高兴,还哈哈大笑,表示非常赞赏马三姐这个小姑娘,还说这次没机会,等下次一定要见一见这个小英雄。
下一次机会很快就来了。
1951年9月,马三姐再一次收到了毛主席的邀请,邀请她去北京参加国庆节庆典。这一次,来送信的不是邮差,而是政府的工作人员。毛主席知道她上一次拒绝的原因,所以这一次安排好了一切,保证不会让她在路上出什么意外。
马三姐十分感动毛主席竟然还记得她这小小的农家女,这一次说什么也不会拒绝毛主席了,她一定要去北京见毛主席。
9月29日的晚上,马三姐坐在中南海怀仁堂里,参加毛主席的欢迎宴会,席间,她还代表安徽代表团向毛主席敬酒。马三姐太激动了,激动得都忘记向毛主席介绍自己了。
可是毛主席怎么会猜不出来眼前这个小姑娘的身份呢,毛主席打趣马三姐真是好不容易才请来北京呢。马三姐也不扭捏,大大方方地承认了。
这里还有一个关于马三姐名字的争议。
马三姐在家中排行老三,因为是个女孩,就没起名字,按照排行就被叫作马三姐。
不过有些文章里写到“毛主席见到马三姐很高兴,听说马三姐没有名字,就给马三姐取了一个名字,马三姐本身的姓加上毛主席的姓,最后就叫马毛姐”。还有一说是马三姐生活的地方会用毛姐来称呼小姑娘,所以马三姐本身也叫马毛姐,这个名字并不是毛主席给取的。
关于马三姐名字的说法不唯一,但不管马三姐叫什么,毛主席到底有没有给她取名字,都不影响大家欣赏、敬佩这个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渡江支前模范马三姐。
接下来,咱们就以“马毛姐”来称呼她。
当时毛主席还让马毛姐坐在他和周总理中间一起看戏。北京的秋天比南方要凉一些,毛主席还专门叫人给马毛姐买了一套藏青色的呢子衣服。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十分关心她的上学问题,问她想不想在北京上学。得知马毛姐不太愿意离家太远,毛主席就送了马毛姐一个精致的笔记本,还写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赠言,鼓励马毛姐好好学习。
这一次的北京之旅给马毛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之前她以为毛主席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可实际上毛主席是一个和蔼可亲像是父亲一样的长辈。
她十分珍惜毛主席送她的笔记本和衣服,从来不舍得用。只是很可惜无为县发过一次洪水,东西都被大水冲跑了,洪灾过后几经寻找没有结果,马毛姐对此感到十分惋惜与自责。
马毛姐回到安徽后,没有忘记毛主席对她的殷切希望,一直都在努力学习,她前前后后一共在3所学校上过学,上了7年,直到1957年从巢县速成中学毕业。而1954年6月,她已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拥有渡江英雄荣誉的马毛姐没有居功自傲,而是在毕业后加入到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她听从党的安排,哪里需要她就去哪里。
她先后去过合肥车站区麻纺厂、针织厂、被服厂、帽厂、东风服装厂等工厂工作。在工作期间,她兢兢业业,从不偷懒,一直敬业工作到退休。在同事眼中,马毛姐总是带头干重活累活,还十分低调,从不争抢评优名额,拿的工资也是厂里最低的。
“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视台、安徽电视台等找她拍电影、拍纪录片她也从不推辞。在她看来,这是宣传英雄事迹、教育下一代的好机会。电影《渡江侦察记》里刘四姐就是以马毛姐为原型的。
马毛姐退休之后,也没有完全放松下来,经常会去学校和部队作报告。在报告会上,马毛姐除了讲渡江战役时帮助解放军渡江的无名英雄的英勇事迹,还会宣传一心为人民的共产党。
马毛姐表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如今幸福美满的生活,她做的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跟着一心跟着党走罢了。
马毛姐晚年的时候给小孩子们讲她当年带解放军横渡长江的事情,小孩子们对马毛姐一心要去参加渡江战役感到很好奇,问她为什么。马毛姐摸摸孩子们的脑袋,语气里满是感激。她表示是解放军解放了无为县,让他们可以吃饱饭,解放军就是她的亲人,解放军要渡江,那她肯定是要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的。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6月29日,党中央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
而马毛姐是第一个上台领奖接受表彰的人。“七一勋章”是党对马毛姐的最高赞誉。
马毛姐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表彰会结束后,马毛姐当即表示要把勋章送到渡江战役纪念馆去。马毛姐希望去渡江战役纪念馆参观的人可以看到这枚勋章,这枚勋章不仅仅是她自己一个人的,还是在渡江战役中做出贡献的所有人们的。
她希望以此鼓励大家为人民、为国家服务。
马毛姐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却十分支持解放军。14岁的她不顾危险参加渡江突击队,即使手臂受伤,也咬着牙横渡长江6次,护送解放军战士安全到岸,还在返程途中救下许多落水的战士,是当之无愧的“渡江英雄”和“支前模范”。
在与毛主席见面后,马毛姐一直谨记毛主席对她的嘱托,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时刻为党和人民服务。
退休后的马毛姐还不忘向下一代宣传革命教育,常常到学校给孩子们义务演讲。在荣获“七一勋章”后,还将勋章送到渡江战役纪念馆,以此激励人们。
马毛姐,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她英勇无畏、淡泊名利、一心为党和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