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月,中药涨疯了。
郑州市民李先生身患肺癌晚期,三甲中医院给其开了一张“天价”中药单——该处方包含37种中药,有治疗肺癌的常用中药饮片,比如黄芪、薏苡仁、地黄等。
还包含一些名贵中药材,如西红花、蕲蛇、全蝎、蛤壳。
30付药,合计23740.42元,平均每付800元。
这个价格远超李先生对中药的认知,于是拨打12345投诉,但反馈却是明码标价。
业内人士称,今年中药材价格普涨,且多味中药材打破价格天花板,属40年不遇行情。‍‍
最近在浙江八味药材城地产药材交易区,一位药农仅用十分钟,以52万元的价格出售了4000公斤元胡(大宗常用中药)。
另一款大宗常用中药白术,3年前仅为18元/公斤,如今137元/公斤,涨幅400%。贝母切片半个月前还是80元/公斤,现在是98元/公斤。
秉承买涨不买跌、供小于求的原则,这些中药材几乎在上午就销售一空。
药材涨价,直接导致看病成本增加,三甲中医院主治医生确认,“方子较涨价前贵了一半,有些方子甚至涨了三分之二”。
今年中药价格为什么突然发了疯?这件事跟全球变暖不无关系。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每种中药材几乎都对生长环境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
人人都知道中药,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国传统医学发明了一种评价中药材质量的综合标准——道地。
“道地”说法最开始源于唐朝。
“道”是指行政区划分。唐贞观元年(627年)政府根据自然形势划分“十道”行政区。
“地”则指地理、地带、地形和地貌等。
在中药学中,药名前经常冠以道地名,用来表示产区,如西宁大黄、宁夏枸杞、川贝母、秦艽、关防风、怀地黄等。
中药学相信不同产地具有不同自然生长条件,如土壤、气候、光照、降雨、水质和生态环境等,会影响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形成和积累。
例如:葛根因产地不同,其葛根素和黄酮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有5到6倍的变化;
甘草因产地不同,其甘草酸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有5倍左右的变化。
早在汉朝开始,传统中医就注重药材的敏感性。《神农本草经》有著“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
这是说,一方水土养一方药,如藏虫草,岷当归,人参花鹿吉林好。此外,药材的真伪、储藏时间与质量关系密切。
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也称“诸药所生,皆有境界”。
几乎每一种中药材都有其自身最佳生长环境。
唐朝药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称“古之医者……用药必依土地,所以治十得九”。
孙思邈认为,采用最佳土地生长出的药材,治疗才能十拿九稳。
今年天气不寻常,让生长环境高敏的中药严重不适应。‍
今年从5月份开始,全国许多地区就已经进入了高温状态(中国气象学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称为高温),这是历史罕见的,影响人口超3亿。
造成中国高温的原因很可能就是重新进入肆虐周期的“厄尔尼诺”,该现象是促进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角色。
在长期范围内,“厄尔尼诺-拉尼娜”平均每年提升全球0.1-0.2℃的气温,一代更比一代热,地球温度已经刷新1880年以来的最高均温。
而中国南方今年以来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导致大量植株灼伤停止生长。
花果类中药材(菊花、野菊花等)尤其明显,会发育不良、雄花率高、授粉受精不良(繁殖能力减弱)、易落花落果(药材质量下降)。
比如藏红花,是一种名贵中药材,以花的红色雌蕊入药,一朵花上只有三根,花期仅十几天,需人工采摘。
其生长条件比普通花果类中药材更为苛刻,喜欢冷凉、湿润的半阴环境,喜阳光充足、怕酷热,较耐寒,不耐积水。
由于今年藏红花产量极低,造就了其当前市场价格“堪比黄金”。
还有些根系不发达、一两年才能生长出的中药材,如百合、白术,在高温干旱中直接“送命”。
这些植物生长需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荫蔽度大的生态条件,一般只适合生长在年均降雨量1111.4毫米,相对湿度78%的地区。
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下,这些中药材地上部分因持续高温炙烤,萎蔫且长势欠佳;地下部分因无法得到充足的水分,块茎偏小且饱满度欠佳(入药部分)。
不仅是植物,“水蛭”(又称蚂蟥)是常见的大宗中药,年需求量600-650吨,以江苏产量最大。
虽然繁殖率高,但隔代繁殖不易,最适宜生长在水温10℃-30℃的杂草缓流地带。气温过高导致水蛭生长过快,引起脱皮死亡。
由于无法判断未来气候,导致药农不敢种植超过三年生长周期的药材。
据了解,“浙江八味之一”、质实沉重、有效成分高的杭白芍种植面积萎缩不足2000亩。
2022年,全国中草药种植面积萎缩30%,预计2023年依然呈现萎缩状态。
天灾之后,还有人祸。
受极端高温影响,中药材产量锐减,有些人走上了“邪路”——麦冬使用壮根灵后,单产可以从300公斤增加到1000多公斤;党参使用激素农药后,单产也可翻一倍。
去药材批发市场可以买到20元一斤的“半夏”,是一种伪品,俗称“水半夏”(天南星科犁头尖属),连同一属都不是,经常和正品混在一起卖,切成片,炮制过后真假难辨。
“现在中药不灵了。价格涨得那么厉害,假冒伪劣又空前严重,从来没有见过中药材质量像今天这么差。”
从事中药工作53年的退休师傅一声叹息。
撰文:Ar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