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遨翔天地间

对腾迅等科技的一点想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13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介绍。
发表于 2023-5-13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想法。
发表于 2023-5-14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欣赏!
 楼主| 发表于 2023-5-14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廖若晨星 发表于 2023-5-13 07:59
支持遨翔天地间老友想法,上午好

移民锻造了美国,辍学生改变了世界

来源:孙立平社会观察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最近这些年出现的那些创意性的科技进展,其创始人几乎都有一些让人感到怪怪的感觉。
乔布斯是一个叙利亚移民的后代,马斯克是一个南非人的后裔,他妈妈是一个南非的模特。谷歌创始人之一的谢尔盖-布林,出生在莫斯科,后因苏联对犹太人的歧视政策而移民美国。奥特曼是一个俄罗斯移民的后裔。其实,在奥特曼背后的还有一位杰出的女性,米拉·穆拉蒂。她只有35岁,是主导ChatGPT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正是在她的推动下,ChatGPT走出了实验室,向公众开放,而她的祖籍则是印度。
对此,人们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他们还是在俄罗斯、叙利亚、南非、印度,他们能不能做出如此惊天动地改变世界的事情来?
在这当中,比尔盖茨倒是一个正宗的美国人。但就是这样一个正宗的美国人,18岁考入哈佛大学,一年后从哈佛退学。这次的奥特曼,也有相似的经历。奥特曼比比尔盖茨多念了一年大学,在念了两年大学后,从斯坦福辍学创业。而乔布斯的经历就更是有点奇葩。乔布斯在里德学院就读仅一个学期之后就辍学了。但辍学后,他并没有离开学校,而是在一间废弃的宿舍里住了一年,胡乱地听一些课,学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据说,恰恰是一次八竿子打不着的书法课启发了他后来的灵感。
有人整理了这样一份辍学者名单,其中包括: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西班牙服装公司Inditex(Zara品牌)的创始人阿曼西奥·奥特加、戴尔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Facebook的联合创始人达斯汀·莫斯科维茨,推特、Square创始人杰克·多西、WhatsApp创始人简·库姆。其中不乏是从哈佛、斯坦福等名校辍学的。
甚至有人说,几个辍学生影响了全世界。如果再加上半句的话,就成了移民锻造了美国,几个辍学生改变了世界。
上面这些材料都是来自于网上,这些事实很多朋友也耳熟能详。但这些事实在我脑子里引起一系列的浮想:这几个辍学生生发出这些改变世界的创新,只是一系列偶然的巧合,还是另有什么底层的原因?这些事实表明的,是现在的大学教育实在无法满足那些天才大脑对知识的追求,还是这里面另有什么道理?那些最有创意的想法为什么往往是发生在进入大学的最初两年?
我的一个猜想是:进入大学最初这两年,也许是一个中学时学到的知识与进入大学接触到的知识发生碰撞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一个最容易触发奇思异想的时期。从人生的角度说,这是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时期,是一个不怎么考虑代价想做事情的时期。也许,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忽略了的问题。因此,这时的社会中,有没有一个使得这些奇思异想能够落地的土壤,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事情。
在这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中有没有一种安排,既能使得他们有机会把天才的想法去试一下,又不至于因为失败而失去一生的前程,因为失败毕竟是大概率事件。据说,比尔盖茨的辍学,其实并不是我们理解的真正退学,按照规定,如果创业失败,他随时可以回到哈佛大学上学,这大致相当于所谓的保留学籍吧。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制度上对这种创业行为的包容,即所谓的保留学籍。
类似的做法,也开始在中国高校中进行尝试。早在2016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允许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在此之后,有20多个省份也出台了各地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其中,广西、黑龙江、福建等地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休学创业保留学籍的具体年限,一般介于2年到8年之间。应当说,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
当然,这里还需要观念的转变。引用一段网友的话:如果在国内,谁家的孩子上着北大两年,说我要创业去;在北大,在清华读了一年要自己做个小公司,父母还不得急死,甭说没有大学毕业,即便是博士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父母尤其是北方的父母,也是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找个有编制的单位,最好是考公务员,考不上公务员,弄个事业编也行。
所以,一个社会要想鼓励创新,就得有包容不同想法,便利差异化人生选择的环境。
 楼主| 发表于 2023-5-14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林五 发表于 2023-5-13 08:26
赞赏老师的想法!我国还有很大差距,不可自大!

孙立平社会观察 第二篇《什么东西助推着几个辍学生往前走》
这是探讨ChatGPT这种科技创新成功背后密码的第二篇,在第一篇《移民锻造了美国,辍学生改变了世界》中,我强调的是社会对异类的包容。但我们要知道,从这些天才学生脑子里的奇思异想,到一个成熟的重大科技突破的实现,这中间其实有很大的一个距离需要跨越。那是什么东西助推了他们的这个跨越?
答案无疑是钱,是资金。更确切地说,是关于钱或资金的制度安排。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奥特曼的创业过程。奥特曼的创业不是从辍学开始的,而是从大二开始的。当时,他与两个同学一起写了个手机App--Loopt。Loopt很成功,于是3人一起退学创业。3人带着Loopt进驻了Y Combinator,这是美国最著名的初创企业孵化器。这个时期,获得3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2015年,他和马斯克共同创立了OpenAI。此后,奥特曼盯上了生成人工智能,并得到微软的风投。这样,才有了ChatGPT的诞生。
这个过程的描述当然是过于简单的,但即便如此,也可以看到风投和孵化器在奥特曼创业中的作用。
马云也是如此。马云在开始创业的时候,也是从风投得到的支持,而不是向银行贷款。因为在银行贷款得有担保的资产,而早期的阿里没有可提供担保的资产,所以在银行眼里是没有资质的,是办理不了贷款的。即使能贷到,额度不会高到哪去。那时阿里有什么?只有马云嘴里的故事。而银行是不听这样的故事的,故事在银行那里一钱不值。银行和风投的区别就在于“风险”。能听马云故事的,只有风投。
风投不仅能听,而且还特别愿意听。甚至可能说,他们是专业听这种故事的。因为,这是另外一种金融市场的机制。而对于创业者来说,他们从风投那里得到的资金支持,与银行贷款是不一样的:不用还本,不用支付利息,有的甚至没有盈利的压力。只要有前景就行,甚至有故事就行。如果失败了,钱打水漂了就打水漂了。这源于风投的赢利模式:它投的不是一个项目,投的是概率。投十个,有几个赢利,有时甚至只有一个赢利,就有利可图。
这里我想说的是科技创新与金融制度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科技创新有这样的几个特点:投入大、周期长、成功的概率低。这就决定了他们很难在传统的金融市场得到支持。而且,风险投资还有一个特点,他们的投资并不以经营被投资公司为目的,仅是提供资金及专业上的知识与经验,以协助被投资公司获得成功。风险投资的最终目标是在被投企业上市后,进行股权转让,以此获得数倍于投资成本的利益回报。正因为如此,他追求的是成功率,而不是每个项目都盈利。
人们经常讨论一个问题:美国凭啥比别的国家更富有?美国人自己总结的条件之一,支持创业的金融体系。如果没有这个系统,像微软、谷歌这些科技巨头能否诞生都是一个问题。现在人们都在议论通用人工智能,实际上,这是一个极为烧钱的过程。奥特曼估计,为了开发足够先进的通用人工智能,OpenAi未来几年可能需要筹集多达1000亿美元的资金。现代科技创新如此规模的资金需求,没有一个完善的金融系统的支撑是无法想象的。
其实,不仅当今的科技创新是如此,实际上近两百年来整个人类工业化的过程及人类财富的爆发性增长,都是与金融制度的创新联系在一起的。
正因为如此,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在其《经济史理论》中指出,英国的工业革命不是技术创新的结果,而是金融革命的结果。工业革命早期使用的技术创新,大多数在工业革命之前早已有之。然而,技术革命既没有引发经济持续增长,也未导致工业革命。因为早已存在的技术发明缺乏大规模、长期资金的资本土壤。
在这些技术等来了金融革命之后,工业革命才得以爆发。从这个意义上也许可以说,工业革命实际上是技术发明与金融革命相碰撞的产物。这也就让人联想到当今社会中关于所谓虚与实的争论。对所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我们不能停留在农业社会的阶段。
 楼主| 发表于 2023-5-14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人家 发表于 2023-5-13 07:36
支持并赞同老师一点想法。

孙立平[size=21.3333px]第三篇:那么多的奇思异想,谁来进行辨识和筛选?

这是探讨科技创新底层密码的第三篇。在《移民锻造了美国,辍学生改变了世界》一文中,我们讨论了社会对异类的容忍;在《什么东西助推着几个辍学生往前走》一文中,我们讨论了现代金融在将天才学生脑子里的奇思异想助推到成熟重大科技突破中的重要作用。
但这个逻辑还有下半部分。
其实,无论在哪个社会中,虽然天才都是凤毛麟角,但奇思异想从来不是稀缺品。不过,这些奇思异想,有的是靠谱的,有些是不靠谱的;有的是比较成熟的,有的是相当幼稚的;有的是有可能实现的,有的是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有的是很有价值的,有的是没有什么价值的。这就提出一个问题:社会如何以及由谁来对这些奇思异想进行辨识和筛选?这是一些奇思异想能够成为创新突破的前提。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曾经讲过马云的故事。
马云在开始创业的时候,也是从风投得到的支持,而不是向银行贷款。因为在银行贷款得有担保的资产,而早期的阿里没有可提供担保的资产,所以在银行眼里是没有资质的,是办理不了贷款的。即使能贷到,额度不会高到哪去。那时的阿里有什么?只有马云嘴里的故事。而银行是不听这样的故事的,故事在银行那里一文不值。能听马云故事的,只有风投。风投不仅能听,而且还特别愿意听。甚至可以说,他们是专业听这种故事的。
一位网友在评论中说,如果由国家来充当风险投资者,听创业者来讲故事,结果会怎么样?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可惜这篇文章的评论被整体屏蔽了。
对各种创意进行辨识和筛选,并对其中具有具有重大价值者进行支持和扶助,无疑是国家的职能之一,尤其是在与国家重大战略有关的项目上。正因为如此,各个国家都会有这方面的基金或计划。比如,中国在芯片和新能源汽车上的政府投入和种种优惠政策。国家在这方面自有其优势,如更强的专家队伍,更强的资金力量等。当然,其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芯片大基金中发生的大面积腐败,就是明显的教训。
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市场是一种更强有力的辨识与筛选机制。而在当今的时代,市场的辨识与筛选,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上篇文章讨论的风投实现的,因为市场上的这些投资者有时更专业,更独具慧眼,也更有弹性。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看到一个故事:还是在大学创业期间,有一次扎克伯格去拜访红杉资本,不仅迟到了,而且穿着睡衣,穿着拖鞋,还准备了一个PPT演示,介绍他的公司,但是他在PPT里面列出来的是你不应该投资我的十大理由。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这是到一个银行去谈贷款会怎么样?到一个国家基金去申请资助会怎么样?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句是,就辨识与筛选而言,风险投资具有对市场前景更强的敏感。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当年美苏之间在半导体发展上的不同路径选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苏在电子工业上是不分伯仲的。但不久,问题出现了:在计算机的发展上,是走电子管的路线,还是走晶体管的路线?电子管,体积大、耗电多、效率低,但稳定可靠。而晶体管体积小、耗电少、效率高,但稳定性差。为了适应市场小型化的需求,美国最终选择了晶体管。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美国电子工业一路领先到今天:从晶体管到集成电路,也就是今天的芯片。这是市场辨识和选择的结果。
但在苏联,这个选择是由官员和专家们做出的,而当时的苏联是举国体制、军事优先。为了保障军事上的可靠性,由赫鲁晓夫亲自拍板决定,选择电子管小型化方向。到了后来不得不走晶体管路线的时候,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经是差了一大截。特别是到今天,特别是在俄乌战场上,这种差距已经越来越明显。人们经常讲点错科技树的问题。实际上,在科技发展的岔路口上,对于方向的辨识是极为重要的。
最后还要说一句的是,风投所提供的不仅仅是资金,是更适合创新和创业的资金,它同时也是一种辨识与筛选机制,是一种助推机制。因此,巴斯蒂安·马拉比在《风险投资史》一书中指出,风险投资是投资人与创业者共同推动创新和价值创造的冒险历程。
来源:孙立平社会观察

发表于 2023-5-14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他们还是在俄罗斯、叙利亚、南非、印度,他们能不能做出如此惊天动地改变世界的事情来?”——不能。
    中国有个故事叫“伯乐相马”,“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中国人早就知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难得。就今而论,何为伯乐?乃环境,机制,温度,土壤者是也。没有“伯乐”,则千里马徒做役马,更无出头之日。
 楼主| 发表于 2023-5-14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洞 发表于 2023-5-14 21:23
“如果他们还是在俄罗斯、叙利亚、南非、印度,他们能不能做出如此惊天动地改变世界的事情来?”——不 ...

高科技更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2-26 00: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