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900|回复: 7

锡剧的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13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丑老头 于 2022-2-13 23:20 编辑

我特别欢喜锡剧,现转发。
锡剧流行于沪宁沿线以及杭、嘉、湖地区和皖南城乡的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连接是锡剧《珍珠塔》选段。







锡剧旧称滩簧,起源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无锡、常州一带的叙事山歌“东乡调”。太平天国前后,“东乡调”与道情、唱春、宣卷相融合,逐渐发展成曲艺形式的“滩簧”。锡剧以唱为主,曲调优雅抒情,生活气息浓厚,别具江南水乡风韵,为江南地方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锡剧的历史渊源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无锡、常州一带乡民常用当地的山歌,以男女对唱的形式,说唱故事以自娱,这种叙事山歌被称为“东乡调”。
太平天国前后,“东乡调”与道情、唱春、宣卷相融合,逐渐发展成曲艺形式的“滩簧”,演唱生活中的小故事。由于语音唱腔略异,又分“无锡滩簧”和“常州滩簧”。滩簧随后吸收了江南民间舞蹈“采茶灯”的身段动作,并采用采茶灯、花鼓戏的方式演出,逐渐发展成滩簧小戏,被称作“花鼓滩簧”。滩簧戏多在农村中活动,所演节目只有小旦、小生、小丑中的两个脚色,被称为“对子戏”。

1914年,滩簧艺人进入上海,滩簧戏发展成为多至几十人同场演出的“大同场戏”,正式搬上舞台。同时,行当进一步细分。
1921年,常帮与锡帮合流,改称为“常锡文戏”,开始演出连台本戏和公案戏。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部分班社撤离上海和沪宁铁路沿线城市,转向农村或解散。

20世纪50年代,戏曲改革普遍开展起来,锡剧流行区域也相继建立了戏改组织。苏南行政公署将“常锡文戏”改称为“常锡剧”,成立了苏南文联、常州、无锡三个实验常锡剧团。
1953年,江苏省文化事业管理局根据“五·五”指示精神,对戏改工作做了全面检查,加强戏改力度。锡剧在之后的十年逐渐进入全盛时期。
1955年5月,江苏省文化局发布进一步通知,将“常锡剧”简称为“锡剧”。
锡剧的唱腔
锡剧唱腔属于曲牌板腔综合体,三大基本调均属于上下句的板式变化体结构,并常在上下句之间插入一段或长或短的清板。锡剧音乐旋律柔和、流畅、轻快,有男女分腔的显著特点。
1 . 真声演唱
2 . 由于无锡、常州地区的山歌、小调均用本嗓演唱,所以锡剧演员也都习惯使用本嗓演唱。

3 . 锡剧的唱腔格式是“起平落”。即起板一句,下接清板数句,再接落板一句。
4 . 五声性七声音阶
5 . 锡剧的音阶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在羽宫之间加入变宫或清羽,在角徽之间加入变徽和清角,构成七声调式的三种音阶。这五声性的三种七声音阶,可构成十五种调式,比纯粹的五声调式表现力更强,色彩更为丰富,情感更为细腻。

6 . 男女声同宫异腔
7 . 早期锡剧使用“同宫异腔”的方法,即男女唱腔的调高相同,但唱腔旋律不同。这样既可以发挥男女演员演唱时的最佳音区,又能使演唱的旋律保持一致的旋法和调式特点。
8. 锡剧的唱词以七字句为主,上下句对偶。虽有一定的押韵规律,但平仄却不十分讲究。另外还有一种较特殊的形式,即“三脚句”,意味上下句字数不对等,有两句对一句的,也有一句对两句的。

发表于 2022-2-14 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介绍!我也很喜欢锡剧!有时还会唱两段!
发表于 2022-2-14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编辑宣传,分享了。
发表于 2022-2-14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丑老头老师介绍: 锡剧流行于沪宁沿线以及杭、嘉、湖地区和皖南城乡的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上午好
发表于 2022-2-14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让我也了解锡剧
发表于 2022-2-14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谢谢介绍分享!
发表于 2022-2-14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玻涛 于 2022-2-14 20:35 编辑

我也喜欢看锡剧,看过珍珠塔。不得志不到襄阳,不做官不娶姑娘,激励年轻人为仕途爱情去努力。
 楼主| 发表于 2022-2-14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玻涛 发表于 2022-2-14 17:55
我也喜欢看锡剧,看过珍珠塔。不得志不到襄阳,不做官不去姑娘,激励年轻人为仕途爱情去努力。

谢谢各位老师。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5-1-11 06: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