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1726|回复: 7

[养生保健] 【天颐健康】老人吃饭易噎食 七个要点有效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14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一老了,都会不同程度出现消化不良,有很多老人甚至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吃饭进食总是被噎着。不能小看这个问题,老人总噎食其实是很危险的,有很多老年人就因为噎食搭上了性命。而且,老年人吃饭总噎着可能还会是身体某些疾病发出的信号,务必要引起高度警惕。



  73岁的张大爷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史,他平时吃饭时喜欢一边吃,一边看着电视里的戏曲。前几天他手里端着碗,看戏曲看得入神,碗一下掉在地上,嘴里的米饭也没完全嚼碎就咽了下去,一下子噎着了,突然不能说话了,儿女们见此情景,立即将他送医院急诊,幸好抢救及时,最终转危为安。医生询问病史后得知,原来张大爷经常有噎食现象,他自己根本毫不在意,有时喝一口水或活动一下暂时得到缓解。但这次在医生的劝阻下,他进行了相关检查,没想到被查出反流性食管炎,一切都是他平时吃饭不专心惹的祸。

  张大爷这种情况,在临床并不少见。在此要提醒老年人,在吃饭的时候如果经常出现噎食,可能是食道的病变,建议尽早去医院做一下食道内镜检查,排查一下是否患有食道炎或胃食管反流病。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出现噎食现象呢?

  1.咀嚼功能不良:老年人由于牙齿松动脱落加上嚼肌功能下降。

  2.吞咽动作失调:老年人吞咽软骨活动没有以往灵敏,加上脑血管病变等原因,容易造成吞咽动作不协调,从而导致食物容易落入气管。

  3.胃酸分泌过多:老年人容易噎食,有的是因为胃酸分泌过多造成的,和膈肌痉挛也是有直接关系,还有的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有一定关系。

  4.咽喉部黏膜萎缩:老年人咽喉部黏膜逐渐萎缩,吞咽时力道不够,气管没有关紧,食物就会误入气管,堵住气管或支气管,而且因为是反射动作,等到有感觉时,梗噎已发生。

  5.脑血管病因素:对于脑梗、中风等脑血管病患者来说,也很容易出现吞咽反射障碍,使食物下咽时,会厌闭锁不全,导致食物误入气管,要尽早到医院进行头部CT检查,明确病因,监测血压变化。

  6.全身性疾病及各种器官系统的疾病:如胃癌、食道癌、慢性心衰、慢性支气管炎、贫血、尿毒症、老年性精神病等,都可引起噎食、吞咽困难等现象。

  老年人噎食具体有3个临床表现:

  1.突然不能说话,并出现窒息的痛苦表情。

  2.用手抓住颈部或胸前,并用手指向口腔。

  3.呼吸道被阻塞,憋气,面部胀红,剧烈咳嗽,咳嗽间歇有哮鸣音。

  因此,老年人吃饭的时候,最好是餐桌上准备好一杯温开水,一旦噎着赶紧喝口水,旁人不要帮忙,让他自己喝是最安全的,因为自己才能准确掌握喝水的量、动作和速度。

  老年人要防止噎食,日常生活中注意七要点

  1.饮食宜黏稠一点,以软食、半流质为宜,如面条、蛋羹、粥类等,忌食油腻、坚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进食时要少说话,更不能大声说笑,或是看电视,以免分心。

  3.进食糯米类食物,一定要小口小口分食,仔细咀嚼再吞下,避免一次一大口。

  4.吃带骨头的食物,不要太过心急,要仔细在口中辨剔。若配戴假牙,则必须要固定好,不然摇晃或脱落,也会影响吞咽的功能。

  5.食物不能块头过大,如在家切菜时块头可小一些,大个儿的汤圆也很容易让老人噎住。在饭店吃饭时,对块头较大的菜,要一口一口慢慢吃,不可过急。

  6.头部角度往下时,气管开口较小,所以进食时尽量低下头,有些老人习惯仰着头吃药,反而更容易噎着。

  7.日常多练习张口闭口、伸缩舌头、微笑动作, 以训练口腔及面部肌肉。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3 收起 理由
阿强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0-14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保健知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1-10-14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21-10-14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林头儿老的介绍。祝老师重阳节快乐!   
发表于 2021-10-15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介绍,七个要点对我们很有用,
发表于 2021-10-17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帖涨知识了 !   

       家里有耆老需要照顾的要学学 !   
发表于 2021-10-18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详细。是要预防。俗话讲:老年人走路怕跌,吃钣怕噎。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1-15 10: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