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天花板 (成都)重龙山人 很多作家一直都很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创作中的天花板。有时会觉得十分无力,无法突破。写了500万字,却没有得心应手的感觉,水平总是不高,作品几乎都是中等水平。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其实,最关键的,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白首方恨读书迟”。 而那些很出名的作家,有什么不同呢? 仔细考察,就会发现,他们之所以出类拔萃,其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博览群书。 知识的丰富,有几大好处: 第一, 描写的领域更为广泛。 一般人只能够写3、5个领域,你可以写10个甚至20个领域,当然就独领风骚、卓尔不群。 第二, 描写的深度更为细腻。 一般人不知道的细节,你全都了如指掌,当然就游刃有余,让人身临其境,富有感染力。特别是精彩之处,一定会让人击节赞叹。 第三, 眼光更为独到。 一般人没有新的观点,你却能够提出很多创见,甚至颠覆旧有的论断。当然让人耳目一新,产生独特的魅力。 如果没有扎实的功底,渊博的学识,就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第一, 写作题材过于狭窄。一旦超出自己的知识范围,就捉襟见肘、力不从心,最好的结果也不过就是局限于自己熟悉的那一点点天地。 第二, 知识缺乏导致深度不够,而且无法综合各个领域的知识。因此谈到各类事件的具体细节常常浮光掠影,不尽人意。而没有细节的作品,很难打动人。 第三, 没有足够新颖的观点、视角,不免陈词滥调、老调重弹,反复,而且是低水平的。这些会让人犯困,看一遍就不会再读。 英国作家韩素英的作品,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有人问她为什么知识如此丰富,她回答道:作家犹如冰山,展露出来的才华,只是水面那一部分而已。 确实如此。 举例来说,《红楼梦》的作者,知识就渊博到了园林、建筑、家具、茶道、纺织品、胭脂调制、绳结的打法甚至风筝的扎法。更不用说诗词、古文、曲牌、辞赋、对联等文学艺术门类。 所以,不要拒绝任何门类的知识,下一番苦功夫,读破十万卷、百万卷,自然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