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民发放有时效限制的电子货币 ——互联网条件下的刺激有效消费的新方式 朱醴(Chengdu, China) 【摘 要】直接向国民发放货币不仅容易导致通货膨胀,而且由于特殊的国民性可能会使这些资金进入储蓄而不能迅速的用于消费从而刺激生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用限制时效、精准引导消费的办法,使得民众自觉的将发放的资金尽快用于消费领域,从而避免了成为居民存款的问题,而且也可以有效消减通货膨胀。在互联网广泛普及的国家,此项办法更容易得以实施。 【主题词】时效货币,互联网,刺激消费 在国内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很多国家都会采取向国民发放现金的办法来刺激需求,形成消费。但一般来说,一国政府采用发放货币的方式来刺激国内需求,通常会遇到两方面的难题: 一是大量货币的投放会造成短暂的通货膨胀,二是国民拿到该项资金,由于天然的国民性格而导致大部分转化成为银行存款,并未发挥应有作用形成足够的对市场产生刺激作用的需求。 那么,如何既能够避免长时间的通货膨胀,又能够精准的刺激国民将资金用于消费呢? 在互联网足够发达的今天,已经有一个比较行之有效的可靠办法,那就是用具有时效且能够定向消费的电子货币来刺激民众迅速达成消费行为。 具体做法是: 1. 由政府通过身份识别(人脸/到场签署等)后,将一定数额的款项以电子方式注入国民的资金账户:如手机红包、支付宝账户、银行账户,根据需要确定有效期为1个月或3个月、6个月、1年; 2. 该资金由政府/发行者予以标记为专项资金,如标记为不同色彩,或在数字旁打入蓝色、绿色 ★号。账户持有者可以拆散来消费,但每笔资金在流动过程中,仍然保持该标记。这样可以避免与正常资金混同; 3. 资金目的在于鼓励国民在各类商品、服务领域进行消费,但失效前可以用于一切支付; 4. 得到该资金的其他账户持有人在有效期内可以继续使用,但最终在到期前在政府/银行兑现的,只能是企业、个体户等经营者,而个人手中的资金则在到期后自动作废;企业等非个人账户的兑现可以宽限10天。 5. 具体流程由银行或发行单位详细制定。 采用这种办法,可以有效的促使民众拿到资金后,自动积极的去寻找消费途径,而绝不会出现把资金用于储蓄的情况,因为那意味着作废。而大量资金在商品、服务领域消费后,做到了精准的拉动需求,刺激生产,资金兑换使得货币回到国库/央行,避免产生较大的通货膨胀。可谓一举两得,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对于身份判别,可以采取本人到场签署认可的办法,或者其他有效方式。儿童则在家长代领时,家长签署书面文字,以防再次领取。 试点的方法:可以先向10000人发放每人100元,有效期10天;再向100000人发放每人1000元,有效期20天;以及向50万人每人发放5000元,有效期30天,逐步发现其中会产生的问题,然后加以解决。 对于不使用互联网的操作方式,则可以采取印刷具有时效性的纸币来解决。流程、方法同上述环节大同小异。其目的也是既能够降低通货膨胀,又能够促使民众进行消费而不是储蓄。可以在纸币上加入有效期,到期自动作废,只能成为民间收藏品。可以在钞票上加色带以示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