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韩友文 于 2016-5-24 14:21 编辑
档案故事
记得最初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时,领导会令自己写一份详细自传,就是一份详细的个人历史。说是建立个人档案之用。这事归组织人事部门管,如果发现自传中有疏漏破绽,或可疑之处,还要派人到事件有关地点“外调”。
这样形成的每个人过去的历史,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等,再加上组织领导的定期鉴定评语,统统装入一个档案袋里,俗说的“装口袋”,就成了个人的档案。
档案是随工作年限而逐渐增加的。除了每年的鉴定总结要收入口袋,如果评上先进,当上劳模;或犯了错误,受了处分;也都要记录在案,收入口袋。
实际上,大学生也有个人档案,不过比较简单,主要是学籍资料。如果在学期间有大事:任职支书、班长;犯大错误,受到记律处分,也要加入档案。再就是专职管学生的政治辅导员,平时观察与记录学生的有关事项,也可能收入学生的档案袋中。
这也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大学生“造反”,一帮“勇敢者”红卫兵群起砸档案室,火烧“黑材料”档案的起因。
过去找工作,不像现在到处寄求职信,网上发简历,参加应聘。那时讲的是“服从组织分配”,“放在那里,就在那里扎根。”当然,用人单位也会挑挑拣拣,先来个“背对背”,不见人,先看档案资料。相不中的也可以不要,也少去了几多尴尬和不必要的麻烦。至少对“商调”人员都是这样。
因此,一般人员,尤其是家庭出身,历史复杂,社会关系啰嗦多的一些人,对档案一事总是心存惶恐,颇有讳莫如深之感。因为当时的人事干部政策,是看重档案里的“死”材料的。当时也提出看人要“重在表现”。但不过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而已。那个领导都不会“丧失立场”,同情和看中和“地富反坏右”沾边的人。
如果要决定一个人参军、入党、重要职务提升,可能更“严肃”,还要上溯审查祖宗三代呢。
当年,死档案决定活人命运的悲剧,时有发生。我就知道,我校一级教授的女儿按高考分数,考中了名牌大学,但就是没有被录取!还不是她老爸(当时划成大右派)在档案里惹的祸!说实的,那时的个人档案,真可称得上考学、任职、升迁的“命根”啊!
现今的人事档案制度如何?据知,除党、政、军、机要部门,要求还很严格外,一般企业和普通事业单位,招聘用人时对档案的要求,已经不再十分看重。发生过企业挖人,并不要求带档案。教授跳槽到新单位,档案也可以重建。关键是看你有没有真本事,这的确不能不承认算得上一个不小的进步!
谁都知道,企业、院校、机关、用的是有理想、有才干、有技术的大活人,而不是整天研究这个人的过去历史!至于,个人是否忠实诚信,能独当一面完成任务,也是需要考察活人的实际工作业绩和为人品质才行。
看来,档案作为历史的记录,作用是有局限的。考核与评价一个人,靠档案是远远不够,而且有明显弊端的。那么,人事档案的管理制度,是不也要与时俱进地改革一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