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4-10-26 09:00 编辑
(刊于《当代人》2014年第10期) 忆“票儿”
我所说的“票儿”,是改革开放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诸如粮票儿、
布票儿之类的票证。 一、产生与消失。“票儿”产生于建国之初,随着1989年粮票儿的取消,所有的“票儿”也就在中国大地上消失了。1953年,我国实行了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农民按国家规定的品种、价格、数量将粮棉等主要农产品售给国家,国家将统购上来的粮棉等主要农产品配售给城镇居民和农村缺粮户,因此,就产生了作为配售凭证的粮票儿和布票儿,之后,陆续有了煤票儿、糖票儿、肉票儿等等。 二、作用。各种“票儿”的作用,就是对某些物资供应予以限量,如:粮食,一般每月每人30斤、31斤;布,每年每人1.7丈、1.4丈;煤,每年每人100斤,等等。购买某些物资时,不仅需要人民币,还必须凭“票儿”。没有“票儿”——超过限量,有钱也买不到东西。没有“票儿”,以高价买卖东西,如:买卖粮食、买卖食品、买卖布、买卖煤等,在当时来讲都是违法的,一经发现,必予严惩。 三、种类。“票儿”在当时的人民生活中,无处不有,无时不离。“票儿”涉及到人们的生活、生产,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离开“票儿”,在当时来讲,人们就根本无法生存。当时的“票儿”,种类繁多;颁发部门或单位比比皆是;“票儿”的式样更是五花八门。就其颁发层次看,大体有如下4种: ⑴全国性的。有粮票儿、布票儿和絮棉票儿。都是统一印制的,象人民币一样,用的纸张较好,印得十分精致、正规,配有各种图案。粮票分全国粮票儿和地方粮票儿。全国粮票儿可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地方粮票儿只在本省、市、自治区范围流通。粮票儿对于吃商品粮的人——干部、职工、大中专学生、军人、城镇、居民等,每月发一次,按国家的统一规定标准,一般成年人每月每人29斤、30斤、31斤;未成年人一般每月每人15-26斤;工人依据劳动强度,每月每人36斤、40斤、45斤不等。粮票儿对于吃农业粮(非商品粮)的农民来讲,主要是因开会、跑副业业务等外出,由村出具证明,用粮食到粮站兑换。也有的是由吃商品粮的亲朋好友救济、照顾给农民的,让农民用粮票儿到粮站买些“平价粮”,以解决生活困难。农民粮食不够吃,如果没有粮票儿,只好偷偷摸摸地用钱去买高价粮吃。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呢?因当时的政策是不允许不用粮票儿到国营粮食部门以外的地方买卖粮食的。布票儿和絮棉票儿,都是按国家标准每年颁发1次。谁家有结婚的,需要新做被褥、添制新衣服,因布票儿和絮棉票儿不够用,就是一件十分发愁的事情。只好到处找亲戚、找朋友、找邻居、找同事,千方百计去求告讨要或借用。 ⑵省一级的。主要有煤票、糖票儿等等。统一铅印,用的纸张较一般,没什么图案,设计较简单,都比粮票儿、布票儿较差。在农村,煤票儿,每年颁发一次;糖票儿每季度颁发一次。在城镇,都是每月颁发一次。 ⑶县一级的。主要有肉票儿、豆腐票儿、自行车票儿、缝纫机票儿等。大都是油印,或用打字机、或人工刻写,印好后加盖颁发单位公章。如:自行车、缝纫机票儿盖县商业局公章;豆腐票儿加盖粮食局公章;化肥票儿盖化肥厂或县主管工业部门的公章。肉票儿、豆腐票在农村每季度颁发一次;在城镇,每月颁发一次。数量是依据人口颁发。逢年过节,一般还加发一些。自行车票儿、缝纫机票儿依据货源,按人口不定期下发。一般是对农村每季每一、二千人发一张自行车票儿和一张缝纫机票儿;在城镇,每季度每一、二百人发一张自行车票儿和一张缝纫机票儿。记得1970年我刚参加工作,急需要一辆自行车和一个座柜。先向单位写申请,因“票儿”的数量少,还得排队等待。等了两三个月,没排上号,没办法,只好找县领导人“走后门”,说明情况,要求照顾,才得到了一张自行车票和一张座柜票儿。自行车票儿还不是“永久”、“飞鸽”、“红旗”名牌的,而是一张“金鹿”牌的自行车票儿。 ⑷单位印发的。主要是饭票儿中的粗粮票儿、细粮票儿等。普通纸张,人工刻写、油印,盖司务长人名章。我们当地,相当长的时间内,是粮食定量的30-40%为细粮,发细粮票儿;60-70%为粗粮,发粗粮票儿。记得当时我们机关的同志们,每人都遇到过以下尴尬情况:定量每月30斤,30%细粮仅9斤,来两三个老同学、老战友、老朋友,吃上一顿饭;或自己的父母长辈来机关住上三两天,必然要以细粮招待。一次就用去细粮三、五斤,然后,自己只好十天半月光吃粗粮了。如果每月遇到两次这种情况,那就更“苦”了。 “票儿”制度的实施,虽然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起了保证供应的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与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格格不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