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4-8-25 06:45 编辑
发表于《中国网》 80年前的冀州教育
[]
1934年的照片(载《冀州市志》)
河北省冀州市南午村镇田村今年93岁的陈步韬老先生,80年前的20世纪30年代在冀县(今冀州市)县立高级小学校上学,他笔述回忆了当时冀州的教育情况。又参考一些历史资料,予以整理,以飨读者。
教育甚盛 史载,冀州早在明、清朝以前教育就很发达,“冀为古名邦,旧有学,冠于他州”。 80年前的20世纪30年代,冀县与冀(河北省)南各地比较,教育甚盛。当时,城内有省立学校2所:河北省冀县师范学校,又称谓省立第六师范,简称“六师”;河北省立冀县初级中等中学校,又称谓省立第十四中学,简称“十四中”。有县立师范2所:冀县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和冀县乡村女子师范。有小学3所:“六师”附小、冀县县立高级小学校和城隍庙小学。 当时,冀县乡村有350所小学,其中,女子初级小学24所(《冀县教育志》载)。还有5所高级小学,简称“高小”,后来称谓完全小学,简称“完小”。乡村里的高小,有今南午村镇田村、码头李镇码头李村、北漳淮乡北内漳村,小寨乡东王家庄村、官道李镇羡家庄村。 当时,初级小学有1至4年级;高小有5至6年级。 课程教材 80年前的20世纪30年代,小学的课程有国语、算术、美术、音乐、体育等,“高小”增设自然、历史、地理等。但是,许多学校仍然讲授《百家姓》《三字经》《千家诗》等;仍然以毛笔字和珠算为国语、算术的主要内容。 1937年“七七事变”前,小学还设有公民课、三民主义课、党义课、社会课,等等。 教材书(课本)是南京民国政府教育部审定,上海书局印刷出版发行。有国语、算术、自然、历史、地理等。 那时,音乐课没有课本,教音乐的老师刻蜡版油印后,发给学生。教的歌有党歌、校歌、离别歌、高山流水、阳光三叠等。 “高小”的国语、算术两门课,有的老师不完全按课本讲,教《古文观止》《红楼梦》《孟子》等经典著作,讲义单另地刻蜡版、油印,分发给学生。到期末,老师还把每个学生的讲义让装订局装订成册,以便于复习用。 那时,学校的校长都同一般老师一样担任一些课程。
学生生活
冀县县立高级小学校的学生,来源于全县各乡村和部分南宫、新河、枣强、武邑等其他县的。学生都住校。不是每星期都能回家,2至4周放一次假。平时,不让学生随意出校门。 那时,学费每年2个学期每学生6元,外县的加倍。学生伙食费每人每月2.5至3元。每学生每年零用钱20至30元。当时规定,学生入学后,要把所带款全部交学校庶务统一保存,分别列入伙食帐和零用帐,需要花钱时,学生个人写条申请,校长批准。不允许学生随便乱花钱。 那时,学生们早、晚饭吃馒头或者窝窝头、小米稀饭、白萝卜咸菜;午饭吃烩饼、打卤面、大饼等,学校有轧面机。厨房有两口大缸,厨房的人倒入温热适度的水,供学生洗漱。校园内有1眼洋井,上面安有水车。用以浇灌校园内的菜园,供学生食堂用。 那时晚上,宿舍里点煤油灯,在讲室上自习用汽灯。 那时,各校的学生都穿统一的服装、戴一样的帽子。夏天穿童子军服,冬天,学校统一制定式样,让学生自家做。学校让军装局制做大敞(棉大衣)和帽子。 那时,校园内有学生消费合作社,卖学生文具、本子等,但是不卖零食。 那时,学生课外活动很丰富。校园内有图书室,供学生阅读课外书。学生每天早上跑早操。体育、文化活动,经常组织童子军用木头步枪训练、体操训练、赛跑比赛、歌咏比赛、演出文艺节目,等等。春天,还组织学生去植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