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开心就是好 于 2014-7-11 22:48 编辑
最近几年常常会想起故乡,想起童年的往事,感慨万千。这次《我爱我家》栏目发起《童年的故事》征文,更加勾起我对童年往事的甜蜜回忆,愿借此机会把这些趣事、糗事拿出来晒一晒,供大家一乐。
一、“油”泳
孩子刚出生时是用眼睛感知世界,等到能爬能坐了,就开始用手去感知世界。听妈妈说,我小时候特别调皮,特别是刚会走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惹祸。有一次奶奶刚刚用棉籽换回来一罐油,还没来得及收拾结果被我发现了,于是摇摇晃晃的走过去开始“研究”。先是趴在上面看,接着用手摸,把沾满油的小手放在嘴里尝。可能是觉得味道不好吧,不知怎么的就把油罐板倒了,五六斤油倒了一地。等奶奶发现的时候,天呀!我已经爬在油里“游泳”了,浑身上下就连脸上也抹满了油,还用手拍打着、笑着玩得挺过瘾。
二、下蛋
我小的时候,家里养了不少鸡,母鸡下蛋可是很喜庆的事情了。我家老房子垒着几个供母鸡下蛋的窝,里面铺着麦草,母鸡要下蛋了就会自己钻进去,一般一个窝只卧一个,有时候母鸡急着要下蛋又找不到空窝也会和正在下蛋的母鸡挤在一起。有的下蛋鸡不知怎么回事老把蛋下在外面,这时奶奶就会在头天晚上鸡上架以后,把鸡一只一只的抓下来摸,如果判断哪只鸡有蛋,就会把它关起来,等下完蛋才放它出去。收鸡蛋是最惬意的事了,只要一听到母鸡“咯咯大”的叫声,我准会第一个跑过去抓起那还带着母鸡体温的有时还带着血丝的蛋,小心翼翼的捧着放到厨房的一个瓦罐里。这些鸡蛋的用途一是卖钱,二是走亲戚,看病人,自家很少吃。
可能是觉得鸡下蛋这么被人重视,有一次我乘大人不注意,也钻到鸡窝里,学着母鸡的样子下蛋。谁知时间长了给睡着了。到了吃饭的时候,妈妈到处也找不到我,可急坏了。还是隔壁一个来串门的婶婶无意中发现了躺在鸡窝中的我。妈妈一见是又好气又好笑,赶紧把我抱出来,从此留下一个笑柄。
三、“造反”
我们村有一个小学校,就在我家住的巷子的东头,所以小时候我经常靠在学校大门上,听着学生们有韵律的琅琅读书声,心里充满了羡慕和渴望。我天天缠着妈妈要上学。所以在我1952年刚满六岁时就上学了。小学是用一个大庙改建的,只有一个老师,大殿由三个年级公用,下殿是高年级,实行的是复式教学。一年级孩子就是由老师先带着读几遍课文,然后就在院子里写字,没有纸,也没有笔,就是蹲着用树枝在土地上写。写着退着,像是在画长蛇阵。
第一学期的考试也很简单,就是默写课文,高年级的有桌子,我们就是蹲在过道里,一人发一根粉笔在砖地上写。过道较长,一个孩子和一个孩子隔两三米左右。课文就是“向着太阳站着,右面是南,左面是北,前面是东,后面是西。”本来这篇课文我是很熟的,谁知道那天出了情况。我写到“站”字时怎么也想不起来,就在那儿使劲的想着。这时一个同学站起来问:“老师,‘向’字怎么写?”我一听就乐了,心想,你个瓷锤,第一个字就不会写,老师会告诉你?这是考试。谁知老师却出乎意料的把“向”字写在了黑板上。我一看,赶快也站起来,举着手说:“老师,‘站’字怎么写?”谁知老师却一本正经起来说:“这是考试,不会的字就空到那儿。”
我一下子就愣住了,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只觉得委屈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等再也忍不住快要流出来时,我一下子站了起来,把手里的粉笔猛地摔在地上,大声地喊了一声:“你偏向!”就大哭着跑出了教室。 一摔一喊一哭,人生的第一次对不平的抗争就这样痛快淋漓的结束了。虽然收获的是母亲的一顿暴打,但是因为只是上半学期考试,开春报名时无法留级,老师只好让我继续跟班学习,所以可以说“造反”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四、屠 “龙”
在农村,稍大一点的孩子就要帮家长做家务活。我虽是长房长孙也不例外。当然这些家务活不过是“打狗、支桌子、吆鸡、关后门”之类小事。当然也有捡柴火、打猪草的“野外作业”。 有一天,我遵母命挎着一个竹筐,拿着斧头出去捡柴。我们村子是一个城堡,高高的土城墙外面有一圈深深的城壕。城南和城北的城壕里有水,城西的壕里已经被人种上了大葱,只有城东的壕里栽了很多高大的杨树,抵挡从东面吹来的风沙。原本陡峭的壕岸被多年狂风裹带来的沙子淤成了斜坡。我慢慢地走下斜坡,看见前面不远有一根枯枝,正准备过去捡,突然看见旁边有一只锨把粗细的菜花蛇正悄无声息的慢慢向我这边移动。我二话不说赶紧地向壕沿逃命。等爬到壕沿才发现竹筐丢在了壕底下。这可不能丢,不然回家没法给妈妈交代。于是我又小心翼翼地慢慢的向下出溜,谁知这只蛇就停在竹筐边上。当时不知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胆子,我拣起旁边的一块砖头对准蛇砸去,刚好砸在蛇头上。我赶紧用斧头砍下一根树枝,把被砸昏了的蛇挑起来,一直挑到壕沿上,然后用斧头把蛇砍成了几段。 看着横七竖八散乱在地上的死蛇,我紧张的心刚刚平静下来,突然想起老人说过,蛇是小龙,是神虫,砍断的蛇可以自己重新连接而复活,还要找到杀死它的人复仇。我就异想天开的立刻把中间一段拿回了家,在门口挖了个坑埋掉,心想这样蛇就接不起来了。直到过了几天,没有什么异像发生,一颗紧张的心才算放下来。
五、“博览群书”
大概是小学三年级以后吧,随着认识的字越来越多,我开始不满足课本上的知识,试图找别的书读。开始是戏本,那时候农村虽然藏书不多,但各家都有几本戏本,什么《打柴劝弟》、《辕门斩子》、《花厅相会》、《劈山救母》等都有。晚上妈妈在灯下做针线活,我就给她“唱”戏,不会的字就用“啥啥啥”代替。虽然妈妈不识字,但因为这些戏文妈妈大都听过,所以她会把我不认识的字说给我,我就记住了。认得字多了,就找别的厚书读,反正找到什么是什么,自家的书读完了,就去邻家借。有时候走亲戚把礼品一放,大人在说话,我就开始到处找书,只要没看过就拿来读,不认识的字就绕过去。那时候县医院也提供小人书。我记得一次得了肺炎在县医院住院,当得知医院还有书读时我高兴坏了,可不久就把那不多的书看完了。当我埋怨护士拿给我的书都是刚读过的时候,护士生气地说:“我们这是医院,又不是图书馆,哪有那么多书给你读!” 书成了我最亲密的朋友,它给我打开了一个完全陌生而新奇的世界,使一个懵懂的乡村孩童正渴望了解未知世界的心变得不安份起来。它飞出了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飞出了渭河平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飞得越来越高、越远。。。 当然,它也带走了我那永远也回不去的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快乐的童年,只留下永远不能忘却的美好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