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现象显示中国经济严重恶化 日前,央行发布最新报告,大陆金融机构5月新增外汇占款比4月下降幅度高达67%;6月15日,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表示,中国经济处于“准通缩”已经成为共识;与此同时,在房地产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房地产信托产品的兑付危机进一步蔓延。这三大现象都显示着中国经济严重恶化。 外汇占款骤降67% 创9个月新低 央行发布最新《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显示,大陆金融机构5月新增外汇占款386.65亿元,创9个月内新低,与此前4月份的1,169.21亿元相比降幅高达67%,当前外汇占款余额为295,407.78亿元。 央行:“准通缩”已成共识 据《华尔街见闻》6月15日报导,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徐诺金15日在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处于准通缩已成共识,需要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近期要考虑下调存准和利率。 徐诺金认为,投资仍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投资,经济增速会下降,就业会受到影响,收入增长会放缓,消费扩大也会落空。 房地产信托兑付风险进一步蔓延 据媒体6月16日报导,据WIND资讯公布的数据,今年5月份,中国大陆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信托产品开始出现兑付风险。随着一线城市楼市成交萎靡,开发商依靠信托产品借新还旧的比例提高。 据悉,去年下半年,由于地价过高,很多房地产企业为了抢地,在拿地环节引入信托。然而,随着今年一线城市楼市观望情绪弥漫,楼市成交量自5月开始萎缩了50%以上,很多房地产信托产品兑付风险攀升。 今年以来,大陆媒体接连质疑光耀地产、恒大地产、广州时代地产与中融信托合作的项目存在信用风险,其中光耀地产卷入的兑付危机正是去年8月份与中融信托合作的股权投资类集合信托项目。 房地产沦为财富掠夺的工具 中国外汇占款骤然减少,经济的“准通缩”,加上房地产业的持续低迷所表现的各种问题,都释放出中国经济严重恶化的强烈信号。 外汇占款反映着中共央行外汇交易情况,市场一般用该数据作为衡量海外资金进出大陆的重要观察指标,金额增加代表资金持续流入大陆,反之则是减少。外汇占款骤然下降,除了出口大幅减少之外,也意味着有大笔资金撤离中国。 央行承认中国经济的“准通缩”状态,要降低银行准备金率,释放流通性。然而,6月12日,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4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116.88万亿元,居世界第一。一方面是“钱荒”,一方面是巨额的货币数量,两相对比,显得极不合理。 中国房地产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从海内外吸收了巨量资金,不仅推高了房价,这些资金也获利丰厚。一旦房地产价格预期出现逆转,这些资金就会及时转移。 中国金融专家易宪容6月12日在个人博客发表文章称,中国房地产形成了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泡沫,导致中国经济的房地产化、产业结构扭曲、金融体系风险增加及社会财富严重分配不公。 易宪容写道,由于中国房地产要素的非市场化,权力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导,决定着利益和财富的分配,最终使房地产完全成为少数人在短期内聚集与掠夺社会财富的工具,高房价就是这种财富掠夺的转移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