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3722|回复: 22

[文化散论] 冀州的教育世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9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连载于《衡水日报》  

冀州的教育世家
河北省冀州市公元前201年建县,距今已经2210多年。悠久的历史,逐渐铸就了重文化崇教育的传统。《隋史》称,冀州人“好儒学”“勤耕读”。《冀县志》载:冀州古郡“旧有学,冠于他州。”“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废科举,办学堂,初级小学堂遍布冀州城乡。”1923年版《冀县新乡土志》载:当时,全县学校“共二百四十余所”,“教师400余名”。《冀州市志》载,1949年,全县教师653名。
冀州(原冀县)因为教育发达,出现了一个家庭内有3代以上多人当教师的若干教育世家。大都是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均同时从教。
1989年10月版《冀县教育志》载:3代以上(含3代)从事教育事业的家庭谓之“教育世家”,全县有26户。《冀州市志》载:1997年和2000年,由河北省教育委员会审批,对连续从事教育3代以上,并有1人获地区以上表彰的家庭授予“河北省优秀教育世家”荣誉称号。冀州市有6户家庭获此殊荣。


八代九人从教的李家
李颐(1777—1844),字养正,号华圃,别号南庄,今冀州市周村镇北黄家庄村人。他是嘉庆六年(1801年)辛酉登第进士。历任深州教谕、饶阳县教谕;永平府府学训导,教授;顺天府北路厅密云县训导;大名府清丰县训导。
李颐出生于书香门第,幼时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李颐有一兄一弟,在兄弟3人中李颐尤为聪颖好学。他少时就精通诗经,24岁登第武进士。登第后自己立下大志:“吾做人即做正直人,为官要做清正官。”为此择字“养正”,以此自勉,修养道德实现己愿。
李颐在教书育人上强调德教为重,他常讲“无德不成器,无器不兴邦”。然而,晚清政治腐败,官场的黑暗与李颐的重德教育相悖,与李颐的清正为人不染世俗格格不入。因此,他屡遭同僚和上司的忌妒和斥责,仕途很不得意,一生的努力只做了个八品小官。李颐晚年间思想低沉,曾为后人立下“读书不为官”的家训,且独居村南的一幢宅院,自称“南庄”先生,隐居自洁。至今,北黄家庄村民还把这叫“南庄(儿)”。
李颐生活俭朴,治家严厉,克己待人。李颐有3子。在教育子女上他非常认真严厉,常对家人们说“树不修不直,人不严不正”。在处理邻里纠纷时,每每严己宽人,小儿是非从不护犊护短,此举很受乡人的敬尊。李颐衣食俭朴有律,自规五戒(即:色、赌、烟、酒、荤)。据家谱记载:李颐一生不茹荤,不饮酒。李颐的高风亮节,崇高的道德品质,深深影响了家族的后人。
李家第二代李颐长子李泽云(1802—1888),嘉庆七年生,光绪十四年卒。清道光年间文庠生。泽云天资聪明,自幼好学,喜爱书法,擅长诗联。因受父亲的影响,遵守“读书不为官”的家训,立志从教,道光十二年,在本村创办私塾,亲身任教多年。
李家第三代泽云长子李舜有(1821—?),道光年间文庠生,秉承祖训,继承父业,任私塾先生终生。其间,余暇攻读医书,晚年医道出名。
李家第四代舜有次子李道同(1851--?),字琴南,光绪年间监生,终生从事初等教育。他视觉敏锐,思想激进,在“戊戌变法”的政治浪潮中拥护变法。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新法和康、梁等“变法”人物。他和许多有识之士一样看到了旧教育科举制度的腐朽落后,积极拥护改革教育,大力支持废学院兴学堂。“兴国先兴教,治国先育人。”他亲自把独子送到日本留学,望之在兴教救国中成为有用之才。
道同除在教书育人方面有所建树外,在医学上也造诣颇深。他精通“伤寒论”,在治疗伤寒、中风和疑难杂病方面很是拿手。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他撰写了“实用汤头萃集”“单方偏方验方录”等手本,意以传后人作为“秘方”。在医德上,道同很有风尚,他常对家人们讲“治病以救人为重,不管穷富,一视同仁”。他自制的汤、膏、丸、散,常舍布于贫困患者。因此,在清末民初,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流传着一个口头禅:“有病人,找老琴(老琴即琴南,百姓的尊称),看好病,不诈人。”
李家第五代道同子李者延(1886—1938),中华民国初去日本留学,学习物理化学专业。回国后在冀县高等小学任教多年。
李家第六代者延长子李景沆(1904—1960),字亮韬,民国十三年考入天津直隶法政专门学院,与李大钊、李维汉等是同学。1927年,李大钊遇难,他曾经参加营救工作。是年毕业后,在天津某中学任教多年。
者延次子李景瀹(1914—2004),字禹门,号无己,享年90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毕业于冀县乡村师范后在本村小学任教。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冀县枣园校区校长。当时,他多次掩护我党地下工作人员进行抗日工作,1940年冬,禹门被日伪逮捕,遭严刑拷问,逼其供出地下党人员。作为一名爱国知识分子,禹门只有一个信念:“决不做汉奸。”他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腊月的一天,辛章(属新河县)炮楼的鬼子将其绑到黄家庄村中大坑北沿(还有其他几个人)游街示众。鬼子用刺刀把其棉袍挑破几处,打得鼻口出血,禹门始终无供。鬼子手中无证,无可奈何,最后取保释放。他虽然个人皮肉受苦,却保住了村中最早的两名老党员(李四贤和李衡余)。解放后,他曾在本县北午照村、东马冢村等小学任教多年,1962年下放回家。禹门为人正直,懂医术、擅书法,尤其是提斗大字刚强有力。现存遗墨有村中牌坊上的“拱震、挂月”4个字。
李家第七代景沆长子李钟玮(1924—2002),自幼善写好画。1950年毕业于冀县师范师资训练班,曾先后在本县西南王村、里阁村等小学任教,后调任冀县文化馆馆长。1957年错划为“右派”,1978年平反复职。复职后曾带领原冀县京剧团赴山东、天津等地巡回演出,为恢复传统文化,振兴“国粹”做了大量工作。1980年主管文化馆从旧城搬迁重建,历尽心血。1981年因健康情况离休。
李家第八代景沆孙女李春慧,1980—1992年曾先后在黄家庄村、枣园村小学任教,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五代八人从教的王家
王安世(1809—1870),今冀州市小寨乡北照磨村人。他自幼好学,且有大志。清道光七年(1827年)中庠生,后家境日窘,无力再求上进,于道光九年(1829年),在家设私塾,收学童二三十人,将平生宿愿寄托于弟子身上。他以“医思治体”为宗旨,既开发学生智力,改造思想,又调谐人的经脉,祛除疾病,强健体魄。因其办学有方,受业弟子考中秀才、举人者众,其家塾名气也随之大扬。安世执教35年,因双目失明而止。晚年,以“行医从教,世代流传,断则不孝”告诫子孙。   
王家第二代安世长子王魁元(1833—1909)和次子王魁选(1835—1914),继承父业,协力办学,将“念、背、写”的传统教法改为“读、写、思、议”,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此后,王氏家塾名闻遐迩,学童亦增至五六十人,分甲乙两班。周围村民尊称其家为“照磨东学里”。
王家第三代安世孙王其槙(1857—1928),从教终生,常年任甲班课程。学识渊博,治学严谨,门人弟子取得功名者众。他文思敏捷,在当时颇有影响。
安世孙王其琨(1859—1926),任乙班课程,主张教书育人面向社会,培养全面人才。不仅注重诗文,且重算术、地理等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教法灵活切合实际,深受学生尊戴。
安世孙王其明(186l—1943),曾从事幼龄儿童的教学工作。后因其家中几代合居,家事日繁,经家人合议,专门主持家务,以助父兄安心教学。
此时,王氏家塾达鼎盛时期。南至南宫,北至深县(今深州市)前磨头,东到临清,西到新河,甚至更远的学童均慕名而来。至民国六年(1917年)因水患成灾,民不聊生,王氏家塾被迫终止。
王家第四代安世曾孙王尊彩(1888—1966),自宣统三年(1911年)至1958年退休,从教47年。尊彩从教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废寝忘食。主张因材施教并身体力行。根据学生智商高低并征得家长同意,将学生分为升学深造、学后经商和学手艺3种类型。除教统一课程外,对准备深造者,在知识上加深加宽;对准备学徒经商者,注重毛笔字、珠算和会计知识训练;对准备学手艺的学生则增加手工练习。学生毕业后,学校向商行、店铺等用人单位举荐,不需其家长操心拜求。又因向社会选送的人材用有所学,故深受欢迎。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自强勤奋,学习成绩在当时各式观摩会上,总是名列前茅。抗日战争时期,王尊彩积极参加抗日活动,教唱抗日歌曲,给游击队员上课,同游击队员一起攻打敌伪炮楼。解放战争时期,则以满腔热情带领学生进行扩军支前宣传。
王家第五代安世五世孙(尊彩子)王淋生,194l生,1958年考入河北省立冀县师范,1961年毕业后参加教育工作。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上世纪70年代,其所在学校被评为出席地区的教具制作先进集体会议,其本人则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76年唐山大地震期间,研制土法地震测报器,是出席省、地地震测报会议的先进个人,并多次参加地震测报研讨会。1984年王淋生调至校区,担任成人教育校长。
五代六人从教的胡家
胡文魁(生卒年月不详),字接斗,祖籍密云,后迁居今冀州市冀州镇伏家庄村。文魁终生事教,有田不能自耕,以教书维持生活。
胡家第二代文魁子胡蓥(1829一1890),字倬如,出身于诗书门第,酷爱读书,曾考取清岁贡生,候选训导,在义学任塾师。
胡家第三代胡蓥子庭麟(1866—1920),字子振,幼年聪敏,16岁在州试、院试时,皆中第1名秀才。时任冀州牧吴汝纶以为异才,招至府,授诗文义法,学业遂大进。子振善书法,能治印,曾任教于京师。
民国九年(1920年)在北京宣武门外畿辅先贤祠内与王树楠(字晋卿,北方大儒)合撰《冀县志》20卷。体例取法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与汪中《广陵通典》。方志专家傅振伦在所著《中国方志学》中评道:“贯穿一邑之事,自为论断,而以所引的文献附其后,注中加注,联绵数卷,不分篇第,淹穿古往政教官治的沿革、如数诸掌,较之汪中的《通典》更为谨严。”“为河北史学大师”。
胡家第四代庭麟子胡宗照(1883—1943),毕业于保定优级师范学堂,1911年毕业后任冀县县立高、初两级女子小学堂校长兼县立高小国文和书法课。他对学生要求严格,曾在校内办起课外书法小组,并多次举办书画展览,因而高手辈出。宗照治学严谨,才识渊博,精古诗文,尤善书法。其书法以张裕钊《南宫碑》为本,又自成一体,在当时北方书法界颇有影响。齐白石誉其为“北方书画宗师”。现在,京、津许多商号匾额,仍然为宗照笔迹。
胡家第五代宗照子孝澜,字霅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亦能书,善画葡萄,曾任定县中等学校国文教员。
孝澜妻高淑兰,字惠盦,是宗照女弟子。其父高楚材,衡水小巨鹿人,世业儒为高校教师,淑兰曾在北京、唐山等中学任国文教员。
四代八人从教的曹家
曹国士(生卒年月不详),今冀州市冀州镇马厂庄村人。清道光甲辰(1844年)文武举人,曾任直隶省宁津县教谕。国士重视教育,家教甚严。有5子,均知诗书。其文武之道对马厂庄及邻乡的文化、武术发展均有一定影响。
国士子曹家骐(1858—1912),清光绪五年(1879年)中秀才,8年后中举人,参加贡试未第,经“大比”授涿学正之职。在任10年,从事劝学、选举诸新政,成绩卓著。继其父志,亦热心家乡教育,曾力办家塾达数年之久。民国元年(1912年)去世。
国士孙曹鸿盘,清代秀才,在自家私塾任教多年,因无后,故生卒年月和其他事迹不详。
国士孙曹鸿波(1904—1973),民国十六年(1927年)毕业于直隶省第六师范学校。民国十六年至二十年在“六师”任职工。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在冀县高级小学任教,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在县文教局任文书。抗日战争开始后,曾任冀县统一战线委员会(简称“战委会”)主任,在杨秀峰和宋任穷的领导下工作。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马厂庄建立“抗日高小”(当时冀县“高小”迁到马厂庄),曾在该校义务任教,后随国民党省府南迁,在财税部门任科员, 其间 (1941—1943)在河北中学(抗日战争期间的流亡中学,设在河南省伊川县白杨镇)任职。解放后,自1950年起回家乡仍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故城县前香房和冀县大寨村、殷家庄村、西元头村、魏家屯村、彭村、邢家村等小学任教。1958年因年老多病退职回家。回家后仍从事教育,任本村民校教员,因工作努力,卓有成绩而受到上级表彰。
国士曾孙曹世泽(1887—1959),直隶省第十四中学毕业。抗日战争前曾在马厂庄村、大吴家寨村、殷家庄村、阮庄村、白家庄村、辉冢村等小学任教,抗日战争期间曾任马厂庄村抗日村长和冀县第一区文教助理,并在马厂庄村和樊新庄(今新庄)村任教。
国士曾孙曹荤民(1912—?),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毕业于冀县高级小学。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本县杨洞村、南午照村、西元头村、东马冢村学校任教,曾被评为冀县第三区模范中心校长。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78年复职工作,其时虽身体多病,仍在东马冢中学继续任教。1982年病倒于工作岗位,后离休在家。
国士曾孙女曹世爱(1914—1986),冀县简易女子师范毕业,抗日战争前曾在故城县郑家口和冀县马厂庄村女校任教。后参加革命,解放后在北京建筑设计院工作,1986年病故。
国士曾孙曹世展(1931—?),1950年参加教育工作,1962年响应党的号召回乡参加农业生产。1972年重返教育岗位,先后担任小学课程和初中课程,并一直担任班主任。从教30余年中,历任学校负责人、中心学校副校长、乡中学副校长、校区工会组长、团支书等职。世展曾多次被评为乡、校模范教师、模范班主任和先进工作者。
三代六人从教的薛家
薛子元家3代3夫妻6人从教。
薛子元(1885—1961),原名仑科,今冀州市码头李镇王明庄村人。宣统三年(1911年)考入保定直隶省立大学。民国五年(1916年)大学毕业后,先后任冀县教育局督学和冀县师范讲习所所长。之后,自民国十六年(1927年)起,在长达30余年的教育生涯中成绩卓著,为教育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上世纪50年代一直任冀县政协委员。1961年病逝。
子元非但自己酷爱教育,从教终生,且对后代影响深远,其子、子媳、孙、孙媳均为教师,在民间传为佳话。
1987年9月10日“教师节”,码头李镇党委、镇政府为表彰其家教育功绩,特赠一块书写“教育世家”的大匾。
子元妻周国君(1908—1968),自幼知书达礼,为打破几千年的陈腐观念,提倡女智,提倡男女平等,在其夫支持下,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自告奋勇做义务教员,利用自家的3间北屋做教室,办起了冀县第五区第一所女子学校——王明庄女子小学。
子元子薛献伍(1915—?),自幼受其父熏陶,热爱教育事业。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二十二年受其父指教回到冀县乡村师范讲习所学习。毕业后在本镇烟家雾村任小学教员,并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全县观摩会”上取得第4名的好成绩。解放后,为党的教育事业辛勤劳作几十春秋,1974年因病退休。
子元儿媳、献伍妻刘桂苗(1910—?),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考入冀县河北省立第六师范。毕业时正值“七·七”事变。故未能立即从教。解放后经教育局调任,先后任教于本县北漳淮村、肖家庄村、枣园村、吴家寨村、宋家庄村等村小学。
子元孙薛彦硕(1934—),高小毕业后,曾三次考学,报考志愿都是师范。1951年入河北威县师范,1957年毕业后,分配到石家庄市回民小学任教。上世纪60年代初回到冀县,先后任教于徐家庄村小学、徐家庄社中和松篱村小学。1984年回本村王明庄村学校执教并负责全面工作。在长达30来年的教育生涯中,先后教过小学、初中的全部课程和高中的语文、物理、数学。1984年后,虽然年过半百,却仍以卓著成绩被评为县模范教师和省“优秀园丁”,并在1984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子元孙媳、彦硕妻王俊桂(1936— ),1954年毕业于河北省立冀县师范,后连续执教30余年,于1985年病休。
附:                   冀县教育世家一览表
[table=98%]
[tr][td=36%]
姓名
[/td][td=28%]
籍贯
[/td][td=34%]
从教情况
[/td][/tr]
[tr][td=36%]
李颐(1777~?)
[/td][td=28%]
黄家庄
[/td][td=34%]
八代九人从教
[/td][/tr]
[tr][td=36%]
王安世(1809~1870年)
[/td][td=28%]
照磨
[/td][td=34%]
五代八人从教
[/td][/tr]
[tr][td=36%]
胡文魁(生卒年月不详)
[/td][td=28%]
伏家庄
[/td][td=34%]
[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5 收起 理由
耄耋庠生 + 5 发帖加5分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冀州的教育世家

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4-6-9 06:47 编辑

冀州的教育世家
                                               ( 连载于《衡水日报》 )

    河北省冀州市公元前201年建县,距今已经2210多年。悠久的历史,逐渐铸就了重文化崇教育的传统。《隋史》称,冀州人“好儒学”“勤耕读”。《冀县志》载:冀州古郡“旧有学,冠于他州。”“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废科举,办学堂,初级小学堂遍布冀州城乡。”1923年版《冀县新乡土志》载:当时,全县学校“共二百四十余所”,“教师400余名”。《冀州市志》载,1949年,全县教师653名。
冀州(原冀县)因为教育发达,出现了一个家庭内有3代以上多人当教师的若干教育世家。大都是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均同时从教。
1989年10月版《冀县教育志》载:3代以上(含3代)从事教育事业的家庭谓之“教育世家”,全县有26户。《冀州市志》载:1997年和2000年,由河北省教育委员会审批,对连续从事教育3代以上,并有1人获地区以上表彰的家庭授予“河北省优秀教育世家”荣誉称号。冀州市有6户家庭获此殊荣。
                                           八代九人从教的李家

李颐(1777—1844),字养正,号华圃,别号南庄,今冀州市周村镇北黄家庄村人。他是嘉庆六年(1801年)辛酉登第进士。历任深州教谕、饶阳县教谕;永平府府学训导,教授;顺天府北路厅密云县训导;大名府清丰县训导。
李颐出生于书香门第,幼时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李颐有一兄一弟,在兄弟3人中李颐尤为聪颖好学。他少时就精通诗经,24岁登第武进士。登第后自己立下大志:“吾做人即做正直人,为官要做清正官。”为此择字“养正”,以此自勉,修养道德实现己愿。
李颐在教书育人上强调德教为重,他常讲“无德不成器,无器不兴邦”。然而,晚清政治腐败,官场的黑暗与李颐的重德教育相悖,与李颐的清正为人不染世俗格格不入。因此,他屡遭同僚和上司的忌妒和斥责,仕途很不得意,一生的努力只做了个八品小官。李颐晚年间思想低沉,曾为后人立下“读书不为官”的家训,且独居村南的一幢宅院,自称“南庄”先生,隐居自洁。至今,北黄家庄村民还把这叫“南庄(儿)”。
李颐生活俭朴,治家严厉,克己待人。李颐有3子。在教育子女上他非常认真严厉,常对家人们说“树不修不直,人不严不正”。在处理邻里纠纷时,每每严己宽人,小儿是非从不护犊护短,此举很受乡人的敬尊。李颐衣食俭朴有律,自规五戒(即:色、赌、烟、酒、荤)。据家谱记载:李颐一生不茹荤,不饮酒。李颐的高风亮节,崇高的道德品质,深深影响了家族的后人。
李家第二代李颐长子李泽云(1802—1888),嘉庆七年生,光绪十四年卒。清道光年间文庠生。泽云天资聪明,自幼好学,喜爱书法,擅长诗联。因受父亲的影响,遵守“读书不为官”的家训,立志从教,道光十二年,在本村创办私塾,亲身任教多年。
李家第三代泽云长子李舜有(1821—?),道光年间文庠生,秉承祖训,继承父业,任私塾先生终生。其间,余暇攻读医书,晚年医道出名。
李家第四代舜有次子李道同(1851--?),字琴南,光绪年间监生,终生从事初等教育。他视觉敏锐,思想激进,在“戊戌变法”的政治浪潮中拥护变法。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新法和康、梁等“变法”人物。他和许多有识之士一样看到了旧教育科举制度的腐朽落后,积极拥护改革教育,大力支持废学院兴学堂。“兴国先兴教,治国先育人。”他亲自把独子送到日本留学,望之在兴教救国中成为有用之才。
道同除在教书育人方面有所建树外,在医学上也造诣颇深。他精通“伤寒论”,在治疗伤寒、中风和疑难杂病方面很是拿手。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他撰写了“实用汤头萃集”“单方偏方验方录”等手本,意以传后人作为“秘方”。在医德上,道同很有风尚,他常对家人们讲“治病以救人为重,不管穷富,一视同仁”。他自制的汤、膏、丸、散,常舍布于贫困患者。因此,在清末民初,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流传着一个口头禅:“有病人,找老琴(老琴即琴南,百姓的尊称),看好病,不诈人。”
李家第五代道同子李者延(1886—1938),中华民国初去日本留学,学习物理化学专业。回国后在冀县高等小学任教多年。
李家第六代者延长子李景沆(1904—1960),字亮韬,民国十三年考入天津直隶法政专门学院,与李大钊、李维汉等是同学。1927年,李大钊遇难,他曾经参加营救工作。是年毕业后,在天津某中学任教多年。
者延次子李景瀹(1914—2004),字禹门,号无己,享年90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毕业于冀县乡村师范后在本村小学任教。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冀县枣园校区校长。当时,他多次掩护我党地下工作人员进行抗日工作,1940年冬,禹门被日伪逮捕,遭严刑拷问,逼其供出地下党人员。作为一名爱国知识分子,禹门只有一个信念:“决不做汉奸。”他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腊月的一天,辛章(属新河县)炮楼的鬼子将其绑到黄家庄村中大坑北沿(还有其他几个人)游街示众。鬼子用刺刀把其棉袍挑破几处,打得鼻口出血,禹门始终无供。鬼子手中无证,无可奈何,最后取保释放。他虽然个人皮肉受苦,却保住了村中最早的两名老党员(李四贤和李衡余)。解放后,他曾在本县北午照村、东马冢村等小学任教多年,1962年下放回家。禹门为人正直,懂医术、擅书法,尤其是提斗大字刚强有力。现存遗墨有村中牌坊上的“拱震、挂月”4个字。
李家第七代景沆长子李钟玮(1924—2002),自幼善写好画。1950年毕业于冀县师范师资训练班,曾先后在本县西南王村、里阁村等小学任教,后调任冀县文化馆馆长。1957年错划为“右派”,1978年平反复职。复职后曾带领原冀县京剧团赴山东、天津等地巡回演出,为恢复传统文化,振兴“国粹”做了大量工作。1980年主管文化馆从旧城搬迁重建,历尽心血。1981年因健康情况离休。
李家第八代景沆孙女李春慧,1980—1992年曾先后在黄家庄村、枣园村小学任教,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五代八人从教的王家
王安世(1809—1870),今冀州市小寨乡北照磨村人。他自幼好学,且有大志。清道光七年(1827年)中庠生,后家境日窘,无力再求上进,于道光九年(1829年),在家设私塾,收学童二三十人,将平生宿愿寄托于弟子身上。他以“医思治体”为宗旨,既开发学生智力,改造思想,又调谐人的经脉,祛除疾病,强健体魄。因其办学有方,受业弟子考中秀才、举人者众,其家塾名气也随之大扬。安世执教35年,因双目失明而止。晚年,以“行医从教,世代流传,断则不孝”告诫子孙。   
王家第二代安世长子王魁元(1833—1909)和次子王魁选(1835—1914),继承父业,协力办学,将“念、背、写”的传统教法改为“读、写、思、议”,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此后,王氏家塾名闻遐迩,学童亦增至五六十人,分甲乙两班。周围村民尊称其家为“照磨东学里”。
王家第三代安世孙王其槙(1857—1928),从教终生,常年任甲班课程。学识渊博,治学严谨,门人弟子取得功名者众。他文思敏捷,在当时颇有影响。
安世孙王其琨(1859—1926),任乙班课程,主张教书育人面向社会,培养全面人才。不仅注重诗文,且重算术、地理等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教法灵活切合实际,深受学生尊戴。
安世孙王其明(186l—1943),曾从事幼龄儿童的教学工作。后因其家中几代合居,家事日繁,经家人合议,专门主持家务,以助父兄安心教学。
此时,王氏家塾达鼎盛时期。南至南宫,北至深县(今深州市)前磨头,东到临清,西到新河,甚至更远的学童均慕名而来。至民国六年(1917年)因水患成灾,民不聊生,王氏家塾被迫终止。
王家第四代安世曾孙王尊彩(1888—1966),自宣统三年(1911年)至1958年退休,从教47年。尊彩从教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废寝忘食。主张因材施教并身体力行。根据学生智商高低并征得家长同意,将学生分为升学深造、学后经商和学手艺3种类型。除教统一课程外,对准备深造者,在知识上加深加宽;对准备学徒经商者,注重毛笔字、珠算和会计知识训练;对准备学手艺的学生则增加手工练习。学生毕业后,学校向商行、店铺等用人单位举荐,不需其家长操心拜求。又因向社会选送的人材用有所学,故深受欢迎。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自强勤奋,学习成绩在当时各式观摩会上,总是名列前茅。抗日战争时期,王尊彩积极参加抗日活动,教唱抗日歌曲,给游击队员上课,同游击队员一起攻打敌伪炮楼。解放战争时期,则以满腔热情带领学生进行扩军支前宣传。
王家第五代安世五世孙(尊彩子)王淋生,194l生,1958年考入河北省立冀县师范,1961年毕业后参加教育工作。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上世纪70年代,其所在学校被评为出席地区的教具制作先进集体会议,其本人则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76年唐山大地震期间,研制土法地震测报器,是出席省、地地震测报会议的先进个人,并多次参加地震测报研讨会。1984年王淋生调至校区,担任成人教育校长。


五代六人从教的胡家
胡文魁(生卒年月不详),字接斗,祖籍密云,后迁居今冀州市冀州镇伏家庄村。文魁终生事教,有田不能自耕,以教书维持生活。
胡家第二代文魁子胡蓥(1829一1890),字倬如,出身于诗书门第,酷爱读书,曾考取清岁贡生,候选训导,在义学任塾师。
胡家第三代胡蓥子庭麟(1866—1920),字子振,幼年聪敏,16岁在州试、院试时,皆中第1名秀才。时任冀州牧吴汝纶以为异才,招至府,授诗文义法,学业遂大进。子振善书法,能治印,曾任教于京师。
民国九年(1920年)在北京宣武门外畿辅先贤祠内与王树楠(字晋卿,北方大儒)合撰《冀县志》20卷。体例取法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与汪中《广陵通典》。方志专家傅振伦在所著《中国方志学》中评道:“贯穿一邑之事,自为论断,而以所引的文献附其后,注中加注,联绵数卷,不分篇第,淹穿古往政教官治的沿革、如数诸掌,较之汪中的《通典》更为谨严。”“为河北史学大师”。
胡家第四代庭麟子胡宗照(1883—1943),毕业于保定优级师范学堂,1911年毕业后任冀县县立高、初两级女子小学堂校长兼县立高小国文和书法课。他对学生要求严格,曾在校内办起课外书法小组,并多次举办书画展览,因而高手辈出。宗照治学严谨,才识渊博,精古诗文,尤善书法。其书法以张裕钊《南宫碑》为本,又自成一体,在当时北方书法界颇有影响。齐白石誉其为“北方书画宗师”。现在,京、津许多商号匾额,仍然为宗照笔迹。
胡家第五代宗照子孝澜,字霅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亦能书,善画葡萄,曾任定县中等学校国文教员。
孝澜妻高淑兰,字惠盦,是宗照女弟子。其父高楚材,衡水小巨鹿人,世业儒为高校教师,淑兰曾在北京、唐山等中学任国文教员。


四代八人从教的曹家
曹国士(生卒年月不详),今冀州市冀州镇马厂庄村人。清道光甲辰(1844年)文武举人,曾任直隶省宁津县教谕。国士重视教育,家教甚严。有5子,均知诗书。其文武之道对马厂庄及邻乡的文化、武术发展均有一定影响。
国士子曹家骐(1858—1912),清光绪五年(1879年)中秀才,8年后中举人,参加贡试未第,经“大比”授涿学正之职。在任10年,从事劝学、选举诸新政,成绩卓著。继其父志,亦热心家乡教育,曾力办家塾达数年之久。民国元年(1912年)去世。
国士孙曹鸿盘,清代秀才,在自家私塾任教多年,因无后,故生卒年月和其他事迹不详。
国士孙曹鸿波(1904—1973),民国十六年(1927年)毕业于直隶省第六师范学校。民国十六年至二十年在“六师”任职工。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在冀县高级小学任教,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在县文教局任文书。抗日战争开始后,曾任冀县统一战线委员会(简称“战委会”)主任,在杨秀峰和宋任穷的领导下工作。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马厂庄建立“抗日高小”(当时冀县“高小”迁到马厂庄),曾在该校义务任教,后随国民党省府南迁,在财税部门任科员, 其间 (1941—1943)在河北中学(抗日战争期间的流亡中学,设在河南省伊川县白杨镇)任职。解放后,自1950年起回家乡仍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故城县前香房和冀县大寨村、殷家庄村、西元头村、魏家屯村、彭村、邢家村等小学任教。1958年因年老多病退职回家。回家后仍从事教育,任本村民校教员,因工作努力,卓有成绩而受到上级表彰。
国士曾孙曹世泽(1887—1959),直隶省第十四中学毕业。抗日战争前曾在马厂庄村、大吴家寨村、殷家庄村、阮庄村、白家庄村、辉冢村等小学任教,抗日战争期间曾任马厂庄村抗日村长和冀县第一区文教助理,并在马厂庄村和樊新庄(今新庄)村任教。
国士曾孙曹荤民(1912—?),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毕业于冀县高级小学。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本县杨洞村、南午照村、西元头村、东马冢村学校任教,曾被评为冀县第三区模范中心校长。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78年复职工作,其时虽身体多病,仍在东马冢中学继续任教。1982年病倒于工作岗位,后离休在家。
国士曾孙女曹世爱(1914—1986),冀县简易女子师范毕业,抗日战争前曾在故城县郑家口和冀县马厂庄村女校任教。后参加革命,解放后在北京建筑设计院工作,1986年病故。
国士曾孙曹世展(1931—?),1950年参加教育工作,1962年响应党的号召回乡参加农业生产。1972年重返教育岗位,先后担任小学课程和初中课程,并一直担任班主任。从教30余年中,历任学校负责人、中心学校副校长、乡中学副校长、校区工会组长、团支书等职。世展曾多次被评为乡、校模范教师、模范班主任和先进工作者。


三代六人从教的薛家
薛子元家3代3夫妻6人从教。
薛子元(1885—1961),原名仑科,今冀州市码头李镇王明庄村人。宣统三年(1911年)考入保定直隶省立大学。民国五年(1916年)大学毕业后,先后任冀县教育局督学和冀县师范讲习所所长。之后,自民国十六年(1927年)起,在长达30余年的教育生涯中成绩卓著,为教育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上世纪50年代一直任冀县政协委员。1961年病逝。
子元非但自己酷爱教育,从教终生,且对后代影响深远,其子、子媳、孙、孙媳均为教师,在民间传为佳话。
1987年9月10日“教师节”,码头李镇党委、镇政府为表彰其家教育功绩,特赠一块书写“教育世家”的大匾。
子元妻周国君(1908—1968),自幼知书达礼,为打破几千年的陈腐观念,提倡女智,提倡男女平等,在其夫支持下,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自告奋勇做义务教员,利用自家的3间北屋做教室,办起了冀县第五区第一所女子学校——王明庄女子小学。
子元子薛献伍(1915—?),自幼受其父熏陶,热爱教育事业。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二十二年受其父指教回到冀县乡村师范讲习所学习。毕业后在本镇烟家雾村任小学教员,并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全县观摩会”上取得第4名的好成绩。解放后,为党的教育事业辛勤劳作几十春秋,1974年因病退休。
子元儿媳、献伍妻刘桂苗(1910—?),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考入冀县河北省立第六师范。毕业时正值“七·七”事变。故未能立即从教。解放后经教育局调任,先后任教于本县北漳淮村、肖家庄村、枣园村、吴家寨村、宋家庄村等村小学。
子元孙薛彦硕(1934—),高小毕业后,曾三次考学,报考志愿都是师范。1951年入河北威县师范,1957年毕业后,分配到石家庄市回民小学任教。上世纪60年代初回到冀县,先后任教于徐家庄村小学、徐家庄社中和松篱村小学。1984年回本村王明庄村学校执教并负责全面工作。在长达30来年的教育生涯中,先后教过小学、初中的全部课程和高中的语文、物理、数学。1984年后,虽然年过半百,却仍以卓著成绩被评为县模范教师和省“优秀园丁”,并在1984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子元孙媳、彦硕妻王俊桂(1936— ),1954年毕业于河北省立冀县师范,后连续执教30余年,于1985年病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耄耋庠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6-9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耄耋庠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6-9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耄耋庠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6-9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6-9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奥,明白了:这也就是,现在衡水中学,名气大振的原因吧?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耄耋庠生评分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耄耋庠生 发表于 2014-6-9 08:50
同题,同内容,连载,合并。

谢谢合并!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耄耋庠生 发表于 2014-6-9 09:09
发帖加5分

谢谢加5分!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耄耋庠生 发表于 2014-6-9 09:13
歌颂、彰显:“教育世家”功在社稷。

谢谢评论!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1-11 23: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