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4-2-6 06:43 编辑
冀州的“曹记驴肉”
咸丰年间,在北京鲜鱼口有两家衡水人经营的小吃,一家是河北省“冀州曹记驴肉”,另一家是“饶阳豆腐脑”。他们离得很近,而且所经营的食品又有互补性,所以前来吃豆腐脑的人往往要搭配着大饼(或烧饼)卷驴肉吃,来吃驴肉的人也一定要喝上一碗豆腐脑才觉得畅快。他们互相帮衬着,生意都很兴隆。冀州“曹记驴肉”就这样开始在北京发端。(《北京文史资料·老字号》有略载)
考究“曹记驴肉”的发展史,正应了“人挪活,树挪死”那句古话,可以说它是在不停迁徙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曹记驴肉”传到第三代曹建功时,已是光绪年间,其经营场所早在父辈时就已由北京转移到家乡冀州的码头李镇。曹建功(1878—1962),在兄弟五人中排行第二,人称曹二顺或曹老建,他在“曹记驴肉”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曹建功读过书,举止文雅,喜欢交中医界的朋友。通过探索,他改进了“曹记驴肉”的祖传配方,加入数味中药,不仅使制作的驴肉香味醇厚,而且还除去驴肉性中的寒凉,食后对身体更有益。光绪二十六年前后,曹家因在冀州小王庄是独姓且家境较好,而受到村民排斥,遂举家迁到位于滏阳河南岸的烟家雾村。一家人做了驴肉到附近的码头李镇去卖,很受镇上的居民、船工及来往商人们的欢迎。
约在清末,曹家兄弟分家,曹建功带四个幼子从烟家雾村迁到距离官道李仅一里地的千户营定居,并打出了“和顺号驴肉”的招牌。官道李位于深、冀、束、衡四县交界处,且有通往保定和天津的两条官道通过,人烟稠密,商业发达,是冀州很大的集市之一。这种优越的商业环境为“曹记驴肉”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很快,“和顺号驴肉”在官道李集市上打开了局面。当时,“和顺号”的驴肉若卖不完,别人家的驴肉便卖不动。这样经过二十多年的稳步发展,曹建功的生意越做越大,到上世纪30年代中期,除了经营驴肉生意外,他在官道李还拥有一家规模最大的“中和饭庄”,聘请了许多有名气的厨师。在冀州城里,他还与人合伙开了一家五间门面的庆祥斋糕点铺,主营糕点、茶叶、杂货等,其规模在冀州城也屈指可数。曹建功作为一个有名的富户,在1936年被盘距冀州的游杂匪军头目邵北武绑架了两次,几致倾家荡产。在冀州买卖实在做不下去的情况下,曹建功果断做出了让二子曹福堂(1903—1976)和三子曹立海(1907—1960)去天津发展的决定。
现在看来,曹建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做出的移师天津的决定,对“曹记驴肉”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曹记驴肉”这一品牌亮相繁华都市,并在这里发展成天津“八大家食品”(天芙、天盛、天顺、岳胜斋等)之一,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载誉津门,名播全国。当年曹福堂兄弟初到天津时,先在北马路大生祥百货店门前摆摊,字号为“冀州曹记驴肉”,经营五香驴肉及熏肠、熏鸡。那时,在天津做生意的冀州人很多,有“银行帮”、“五金帮”、“杂货帮”等几大群体。“曹记驴肉”做工精良,且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所以受到在津各冀州商帮的欢迎。曹氏兄弟的生意越做越大,从最初的摆摊发展到用大售货车在津销售,十四年后,兄弟二人买了大生祥百货店的一间门面专营“冀州曹记驴肉”,随后又在东门里开了一家“冀州荣祥曹记饭店”(俗称冀州馆),主营曹记驴肉,冀州焖饼和炒菜。当时,“冀州馆”经常宾朋满座,来吃饭的除了冀州人外还有许多慕名来品尝“曹记驴肉”的天津消费者。
1947年,冀州“曹记驴肉”第五代传人曹周信赴津,他得到父亲曹福堂及叔父曹立海的悉心传授。1949年他在东门里的“冀州馆”帮叔父料理生意。五十年代中期公私合营时,曹福堂在北马路经营的“曹记驴肉店”作为天津“八大家”之一与其它品牌合并组成天津食品公司。曹周信与叔父曹立海经营的“冀州馆”与其它饭馆合并,成立了南开区饮食公司中立园饭店。曹周信在社会的变迁下成为一名国有饭店的职工,并在那里亲自操作“曹记驴肉”。从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天津中立园饭店的“曹记驴肉”享誉津门,许多文艺界和社会知名人士经常前来光顾。如著名表演艺术家裘盛戎、荀慧生、李少春、李文芳、解灵霞、金宝环等。裘盛戎曾几次对曹周信说:“吃驴肉对保养嗓子有好处,地上跑的就数驴肉香。”天津的一些党政界领导如张淮三、李耕涛、胡照衡、宋景衡、王笑一等人也经常光顾。据说,连刘少奇和王光英也到中立园吃过“曹记驴肉”。文革中,曹周信受到冲击,中立园饭店和劝业场所售的“曹记驴肉”更名为“天津酱驴肉”,后来停止生产。
改革开放后,“冀州曹记驴肉”进入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1981年,时任天津市副市长的王光英提议,要恢复“冀州馆的曹记驴肉”及“八大家”的传统食品。在他的支持下,曹周信重新回到中立园饭店制作“曹记驴肉”。1983年,“曹记驴肉”在天津举办的“食品展销会”上被评为最佳食品。同年,中立园饭店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冀州曹记驴肉”商标。1985年,天津“食品一条街”筹备时,当时的负责人数次到中立园饭店邀请“曹记驴肉”入驻。开业庆典时,许多社会名流被邀前来品尝一条街的风味食品,据说其它食品上了一盘就撤下,唯独“曹记驴肉”上了一盘又上了一盘。同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同志在视察天津食品一条街时品尝了“曹记驴肉”,并赞不绝口。著名画家黄胄食后画驴,并幽默地在画上题字“曹记驴肉,刀下留情。”如今,曹周信的长子曹中杰和次子曹中锋继承了“曹记驴肉”的制作技术并使它发扬光大。
多年来,“曹记驴肉”以肉质酥烂、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味道醇厚、咸香可口的特点受到天津消费者的欢迎。八十年代它被收录进《天津名吃》及《中国名吃大辞典》等书中。 据说,近年播出的电视剧《厨神》第29集提到中国四大驴肉时,也把“曹记驴肉”列为其中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