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4-1-6 05:10 编辑
冀州村名含树的村
河北省冀州市382个建制村(行政村)中,有18个村庄的村名中含有树木名称,占全市总村数的5%。据查,这些村都是因为树木而取村名。冀州95%的村庄建于清朝以前,这就说明,清朝以前的冀州,林业十分发达。
冀州这18个村名中含有树木名称的村庄,涉及到全市10个乡镇中的6个乡镇。其中,冀州镇7个;小寨乡4个;西王镇3个;徐家庄乡2个;北漳淮乡1个;周村镇1个。 冀州这18个村的村名中,含有树木的名称达8个,有杨、柳、榆、松、柏和枣、桃、杜。建村命名时,村庄周围、旁边什么树木多,就用什么树木名称。 冀州镇有4个杨村,分别是刘杨村、酒杨村、焦杨村、前店杨村。这4个村,在明朝建村时,此处有大片杨树林,刘姓人落脚地取名刘杨村;酒姓人落脚地取名酒杨村;焦姓人落脚地取名焦杨村;焦杨村南边有一旅店,形成村庄后,取名前店杨村。 冀州镇有3个桃园村,分别是李家桃园村、张家桃园村、崔谭桃园村。这3个村,都是明朝年间,在桃树林园旁边建村,前加建村人的姓而命名的村名。 小寨乡有3个杜村,分别是孙杜村、刘杜村、寇杜村。在明朝永乐年间,孙、刘、寇姓人分别在杜梨树林旁边建村,故取此3个村名。 冀州市有3个枣园村,分别是周村镇枣园村和西王镇南枣园村、北枣园村。周村镇枣园村,建于唐朝以前,曾有枣元郡之称。“地多枣,故以名云。”据1923年出版的《冀县新乡土志》载:这里产的枣,“枣形大如梨,色紫而纹细,核小而味甘。”“隋大业初,献于炀帝。”西王镇南枣园村、北枣园村,均是因为明朝时在枣树林旁边建村而取的村名。北枣园村在北,南枣园村在南。南枣园村含冯枣园、罗枣园、武枣园3个自然村。 冀州市有2个榆林村,分别是徐家庄乡北榆林村和北漳淮乡南榆林村。都是因为在榆树林旁边建村而取的村名。 徐家庄乡松篱村,建村于元朝,原名李家庄村。因为该村周围有许多松树,松树如同篱笆保护着村庄;又因为当时全县有多个村的村名为李家庄村,为了区别,1913年,该村人马岩臣担任冀县警察局长时,改村名为松篱村。“文革”时更名为朝阳村,“文革”后恢复为松篱村。 西王庄镇柏芽庄村,建立于明朝以前,原村名是白牙壮。因为周围邻近的新建村村民害怕“白牙”“壮”而被咬伤,联合起来要求该村更改村名。官府看到该村村边有很多柏树,经过调解,确定按谐音改村名为柏芽庄,寓意翠柏吐芽常青常绿。 小寨乡扶柳城村,建于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历史地图集》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地图中,没有冀州城,但标有扶柳城。西汉初(公元前206年后),在此村设扶柳县。直至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县的设置才被取消。扶柳城村作为县治长达810多年的时间。隋大业三年后,扶柳城演化为一般村庄。《水经注》云:“其地有扶泽,泽中多柳,故曰扶柳”。 我国佛教界领袖人物释道安就是扶柳城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