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耄耋庠生 于 2013-11-12 07:15 编辑
细数冀州不寻常的村庄(上)
河北省冀州市公元前201年建县,具有2200多年的历史。因为悠久的建县史,必然就有古老的村庄。在近400个建制村(行政村)中,有一些各具特性的不寻常的村庄。
比县城还古老的村庄
冀州市比县城还要古老的村庄至少有7个,分别是扶柳城村、南顾城村、前恩关村和后恩关、南安阳城村和北安阳城村、安兴村。 今小寨乡扶柳城村,位于冀州市区西北偏南17.40公里处。《水经注》云:“其地有扶泽,泽中多柳,故曰扶柳”。据考,扶柳城建于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中国历史地图集》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地图中,没有冀州城,但标有扶柳城。 今码头李镇南顾城村,位于冀州市区西偏南24.50公里处。此地古称昌成,始建于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战国策》载:“赵孝成王十年(前256年),燕攻昌成”,即此地。此地先称为故城,后以谐音沿革为顾城,演变为村庄。民国35年(1946年)改称南顾城。 今周村镇前、后恩关村,位于市区西南约12.2公里处。前、后恩关古为一村,最迟建于战国时期,自古为交通要道口。旧志载,“恩关者,乃古机察地也,界在燕齐之间”“秦于此设关卡”。汉朝时,有一王侯在此遇难被救,特赐此村名恩关。元末,在村内修筑关壕,壕南称前恩关,壕北称后恩关,一直沿用至今。 今小寨乡南、北安阳城村,位于市区西北8公里处。南、北安阳城原为一体,称安阳城。最迟建于西汉初年。韩信曾屯兵于此,至今当地尚有“韩信地”之说。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民居此建村,居南者称南安阳城,居北者称北安阳城。 今周村镇安兴村,位于冀州城南11.6公里处。建于西汉前。古称安城、安城乡。《水经注》载“安城故信都之安城乡也,更始二年(24年),和成卒正邳彤与上(指东汉光武帝刘秀)会信都城南安城乡,上大悦,即此处也。”明初,此处人烟稀少,自山西迁民建梁安兴、姚安兴、郭安兴3个村,后3村连成一片。民国时期并为一个建制村(行政村),改称安兴。
曾经是城的村庄
史志书载:冀州有7个村庄历史上曾经是城池,或曾经是县治所在地。 《现代汉语词典》标明:“城市跟‘乡’相对”。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辞源》解释:“古代王朝领地、诸侯封地、卿大夫采邑,都以有城垣的都邑为中心,皆称城。”城是“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 1、小寨乡扶柳城村。该村当时是一座城邑,战国时属中山国。西汉初(公元前206年后),在此村设扶柳县。直至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县的设置才被取消。扶柳城村作为县治长达810多年的时间。隋大业三年后,扶柳城演化为一般自然村, 我国佛教界领袖人物释道安就是扶柳城村人。 扶柳城村,2011年有318户,975人。 2、码头李镇南顾城村。战国时属赵国,是一座城邑。西汉初(公元前201年后),在此村设昌成县,属信都郡。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并入信都。此地作为县城,具有485年历史。自西晋后,成为一般村庄。建国后,该村多次发现地下古墓,先后出土有南宋铜钱、油蜡狮子、香炉、佛台、古瓶、古罐、砖瓦等。 南顾城村2011年有739户,2465人。 3、周村镇安兴村。建村于西汉以前,西汉初(公元前206年后),在此村设辟阳县,到东汉延光元年(122年)被取消,作为县治时间有320多年。 《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曾记载:西汉更始二年(24年),和成卒正邳彤在辟阳亭,即辟阳县城,与汉光武刘秀相会,刘秀大喜。 安兴村2011年有208户,674人。 4、小寨乡南安阳城村和北安阳城村。原来是一个村,西汉前后(公元前206年前后),是一座城池。据传,韩信曾屯兵与此,今仍有“韩信地”之说。《魏书》载:“信都(笔者注:今冀州)有武阳城、安城。”后沦为一般村庄,明朝时,一个村改为两个村子。 南安阳城村2011年有214户,626人。北安阳城村2011年有161户,481人。 5、周村镇前郭村和后郭村。《冀县地名资料汇编》载:这两个村“原为一座古城,历史悠久。城内又分为南、北两部分,据碑文记载:称南廊、北廊。”到元末明初(1300—1400年间),一次,洪水将城冲为南、北两部分,后演变为2个村子,南边的定名前郭村,北边的定名后郭村,一直沿用至今。 前郭村2011年有211户,730人。后郭村2011年有135户,579人。
没有村民的村庄
在冀州城西南13.6公里处、106国道旁有个周村,是1982年经批准建立的1个自然村。 周村不是建制村(行政村),也没有“农民聚居”。现在是周村镇政府所在地。 1982年5月前,此处因交通便利,县和公社(今乡镇)的直属单位,如,汽车站、油棉厂、医院、粮站、银行、供销社等,纷纷设在这里,逐渐形成一个居住区。1980年,公社机关也迁到这里。因这块居住区周围几个村庄的名称叫孔邓周村、李张周村、大庙周村等,人们就将这块居住区起名叫周村。1982年5月12日,衡水地区(今衡水市)行政公署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将原恩关公社更名为周村公社。1985年10月,变更为周村镇。
“插花”村
在冀州城西南部有6个村庄是“插花村”。所谓“插花村”,是指在1个自然村内,置2个建制村(行政村),设有2个村民委员会和2个村中共党支部,分别由两个不同的地、市、县、乡镇管辖。“插花村”内,居住在同一个自然村的村民,宅、田交叉为邻。 这6个“插花村”,分别由河北省衡水市(原衡水地区)的冀州市(原冀县)和邢台市(原邢台地区)的新河县管辖。都是1个自然村内,存有冀州市管辖的1个建制村(行政村)和新河县管辖的1个建制村(行政村)。它们分别是:南小寨村、东高庄村、西高庄村、北黄家庄村、董家庄村和东千家庄村。不同地区的两县(市)边界处存在如此众多的“插花村”,在河北省版图上是绝无仅有的,地图上在标识这些村庄时,都是使用“ ◐ ”(半个白、半个黑的圆圈)符号。 隶冀州市的 6个村庄,分属3个乡镇。其中,南小寨村属北漳淮乡;东高庄村、西高庄村、北黄家庄村3个村属周村镇;董家庄村、东千家庄村2个村属徐家庄乡。隶新河县的6个村,1996年合乡并镇前,均属辛章乡,合乡并镇后,又全部属仁让里乡。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插花村”村里不同户籍的村民居住在同一个自然村,有的是同一条街,同一个胡同,彼此左右为邻、前后为邻,或是对门邻居。记得有两个熟人聊天,一人对另一个人说,自己的闺女定了个婆家。对方问是哪里呀?答,不是本乡、本县、本地区。对方说很远的呀。答,俺家的后邻居。 这6个村中,有3个村双方户数、人口规模相当;另3个村则双方规模相比悬殊,存在严重的倚大倚小现象。 这些“插花村”,在居住分布上,大致有以下3种形式。一是按街分片居住。这样的村有3个。如南小寨、东千家庄两个村,基本以前、后街为界:前街(靠南边的街道),一般属冀州辖;后街(靠北边的街道)归属新河县管。两街之间是双方的混居区,同一条胡同里,没规律地住有双方村民。二是按块分片居住。如西高庄村,冀州辖村民都集中居住在村的东头一块地方。而该村其他位置的大部分则全属新河县管辖。三是插花交叉居住。北黄家庄、董家庄这2个村属这一类。两村各自的东西两头,都隶属新河县,中间部分属冀州辖。这2个村,双方交叉住户更多。 近些年来,因为宅基地的新增,有同籍聚居的倾向。 虽然冀州和新河东西为邻,但耕地并不是冀州居东,新河居西。以前,耕地在村庄的四面八方都有,或相邻,或相嵌,甚至“深入”到对方土地的“腹地”。不仅本村“插花”,还与邻村“插花”。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些村的土地,由于历史上各朝代不注重管理,加之土地私有制度的局限及多年来的民间交易,耕地块数多、亩数少,插花得很厉害,双方土地一直交织在一起。 建国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双方各级党政组织,为便于土地的使用,便于耕作和灌溉,曾历经反复协商,进行过多次调整。经多次互换调整,土地距离双方居住区更近了,小块连成了大块,大块规划成大片水田方。因而,机械化作业也有了用武之地,其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有了显著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的显现。 “插花村”里的居民,虽然分属两个地、市、县,但邻里和睦,关系和谐,互帮互助。“插花村”的村民,在风俗、婚俗、方言、宅居形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方面是基本相同的。两个县(市)籍的居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正常通婚。邻里之间按辈分称呼,春节时相互拜年。在红白大事上互相帮忙,形成了良好民风。双方在涉及全村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等方面能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历史上和现在,每个村都是双方伙着修路、办学、修庙、挖坑塘、饮水等。如西高庄村,现在是新河户打的机井,冀州户修的村内硬面路,大家同饮一井水,同走一条路,共同奔小康。 “插花村”是怎么形成的?究竟什么年代开始“分治”的?为什么要实行“分治”?当时村民们是按什么原则分属的?历史上曾否“归一”过?对于此类种种问题,笔者曾请教过不少地方学究、长者及亲戚朋友,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两点却是异口同声:一是“从来没听说‘归一’(即划归同一个县管理)过!”;二是“爷爷、奶奶甚至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都说不清是什么朝代分的!”。 城中村 所谓“城中村”,就是在县城或者城市之中、城里面的村庄,简称“城中村”。 冀州2200多年来,“城中村”的数量是不断变化的。 在1963年以前,冀州的“城中村”较少。汉朝时(公元前),有“城中村”12个,名称为一铺村、二铺村、三铺村,直至十一铺村、十二铺村。宋朝至明朝前,有“城中村”10个:原有的12个铺合并为8个,名称为一铺村、二铺村,至八铺村。因宋朝建隆2年(公元961年)修筑的县城大,周长24里,“城中村”加上了北关村和顺民庄2个村。明朝至清朝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有“城中村”6个:以前的8个铺又合并为4个,名称为一、二、三、四铺村。还有北关村和顺民庄2个村。清朝乾隆四十三年至1963年,有“城中村”6个:含一铺村、二铺村、三铺村、四铺村和北关村、西关村。顺民庄村划出。 1963年,冀州遭受特大洪水后,在古城池南部逐渐开辟新城区,所以,1964年后至今,冀州的城区,由古城池和新城区两部分组成,“城中村”数量逐渐增多。1964年至20世纪90年代前, 有“城中村”10个:含古城池的6个和新城区的4个:三里庄村、南岳家庄村、胡家庄村、大刘家庄村。90年代以后至今,“城中村”增加的幅度很快,到2011年,达到23个:在原来10个的基础上,南部增加了4个,有杨孔五村、大常家庄村、中刘家庄村、石家庄村:东部、东南部增加了4个,有南王家庄村、褚家庄村、西沙村、八里庄村;北部增加了1个,漳下村;西部增加了4个,有前堤圈村、后堤圈村、方家庄村、西刘家庄。 “城中村”也是村庄,“城中村” 村民也是农民,但是,他们与一般的农村和农民相比,具有不同的显著特点:第一,村里人均占有土地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多,因此,“城中村”比较富裕。从新闻媒体中可以看到,许多一县一地的首富村是“城中村”。河北省第一批“小康村”中,“城中村”所占比例达60%以上。20世纪80年代的“万元户”“城中村”村民比较多。第二,村民经得多见得广,思想活络、开放,因此,“城中村”比较进步。村民都早于一般农民购置电视机、摩托车、电话、空调、私家车等等。二铺村创办了衡水市(原衡水地区)首个民办旅游景点、博物馆,拍摄了衡水市第一部农民投资的电视剧。第三,村庄地处县城、城市,因此,“城中村”生活接近城镇。村民的衣食住行等,都比一般农民时髦:楼房住得较早且多;衣着时尚鲜亮;发式新颖漂亮;用品前卫先进;……。 “城中村”的名字,一般含“铺”、“ 关”、“街”等字。
“一层楼”村
何为“一层楼”村呢?就是在“公社化”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三级核算”时,1个村庄内,没有生产小队这个层次,即现在的村民小组。生产大队,即现在的村,直接管理到农民、直接与农户核算。 “一层楼”村,冀州市共有71个,占全市382个村总数的18.6%。涉及全市所有的10个乡镇。其中,冀州镇33个;周村镇10 个;南午村镇8个;其余7个乡镇分别有1---5个不等。 冀州市“一层楼”村的特点明显。 村比较小,户少、人少。冀州的“一层楼”村,一般的村比较小,户少、人少。据《2011年冀州统计年鉴》,冀州全市382个建制村(行政村),农村人口29.9万人,平均每个村783 人。而“一层楼”村,一般人口在300人以下。如冀州镇小张庄村,50户,130人;官道李镇王孟王村,35户,112人;南午村镇王伯舍村,36户,128人;南午村镇国家庄村,28户,90人。冀州市最小的村,官道李镇王孟张村,仅23户,60人,人口为冀州市村平均人数的1/13,仅是冀州最大的村3001人的1/50。再就是南午村镇丰备前庄村,18户,78人。 当然,也有很少部分“一层楼”村,如冀州镇二铺村,人口超过1000人。 单姓或少姓。冀州的“一层楼”村,因为村小,户少、人少,所以,“单姓村”或者“少姓村”占多数。就是说1个建制村内,按户主来说,全村仅有一个姓氏的村,称为“单姓村”;5个以下姓氏的村,称为“少姓村”。如:徐家庄乡西张家庄村,85户,全部姓张。周村镇孙家庄村,35户,有30户为孙姓。北漳淮乡南杨家庄村,132户,仅有杨、刘2个姓。
一“村”含多“村”的村庄
一“村”含多“村”的村庄,有两个类型:一个类型是, 在1个自然村内含有多个建制村(行政村),全市有2个;一个类型是,在1个建制村(行政村)内含有多个自然村,全市有10个。 1个自然村内含有多个建制村的冀州市有2个,1个是南午村,位于冀州城正南18公里处,含4个建制村;1个是衡尚营,位于冀州城西北26公里处,含4个建制村。 南午村明朝以前建村。因位于冀州城正南,古人以“子” 为北、“午”为南,故取村名为“南午村”。为南午村镇政府所在地。南午村原为一个行政村,1961年,划分为4个建制村,分别是西北角村、东北角村、西南角村和东南角村。 衡尚营建立于元朝。传说,因元朝前曾经有尚姓军官带兵营在此,又曾经归属衡水,故取村名为衡尚营。原来为1个建制村,20世纪50年代末期析为4个,分别是衡尚营一大队村、衡尚营二大队村、衡尚营三大队村和衡尚营四大队村,简称衡一村、衡二村、衡三村、衡四村。 这2个自然村由原来的1个建制村,各分析为4个,是因为村子比较大,户多、人多,为了便于管理。南午村计950多户,2700多人。衡尚营计近1000户,3000多人。 一个建制村内多个自然村的冀州市有10个,这10个村计含有26个自然村,涉及到6个乡镇。 这些村,有的1个建制村含有2个自然村;有的含有3、4个自然村;多的含有5个自然村。 冀州镇有3个这样的村。杨孔五村,含杨家庄、孔家庄、五里井3个自然村;周胡庄村,含周家庄、小胡家庄2个自然村;孙郑李村,含孙家庄、郑家庄、李家庄3个自然村。 官道李镇有3个这样的村。官道李村,含小刘家庄、千户营2个自然村;马家庄村,含刘虎坑;范家庄村含于家庄。 北漳淮乡、徐家庄乡、西王镇、南午村镇各有1个这样的村。北漳淮乡三合庄村,含林家窑、姚家窑、杨家窑3个自然村;徐家庄乡四寨子村,含王家寨、官道寨、牛家寨、乔家寨、杨庄5个自然村;西王镇南枣园村含冯枣园、武枣园、罗枣园3个自然村;南午村镇赵三庄村,含赵家庄、前赵家庄、陈家庄3个自然村。 这些村由多个自然村,合并为1个建制村,主要原因是,各个自然村都比较小,户少、人少,几个自然村距离很近,为了便于管理。以徐家庄乡四寨子村为例,王家寨、官道寨、牛家寨、乔家寨、杨庄5个自然村,于1942年合并为1个建制村。5个自然村中有3个不超过150人,最少的杨庄仅仅10多个人。5个村之间,相距均不超过50米。 居住情况。冀州市一个自然村内的各个建制村,没有明显的界限和标志。南午村和衡尚营村内各个建制村居民,都是按照方位而居住的。南午村4个建制村的村名,就是按西北、东北、西南、东南方位而取的,将1个自然村一分为四。衡尚营村也是一分为四,衡一村,居自然村内西北部;衡二村,居自然村内中西部和南部;衡三村,居自然村内中东部;衡四村,居自然村内东北部。因为种种原因,有少数居民没有居住在本建制村范围内。 冀州市1个建制村内的各个自然村,互相间一般都有分界,有的隔着一道沟、一个水坑、一片树林、一个场;有的隔着一小段距离;有的距离比较近,仅隔着一条胡同。村民基本是按习惯居住在原自然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