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3-9-26 07:53 编辑
再说“冀宝斋”
说是“再说”,是因为笔者于2013年9月9 日曾经发表《说说“冀宝斋”》的文章。文章发表后,引起全国网友及当地朋友的关注,人们纷纷提出一些问题与我交流。对于人们提及的“冀宝斋”名称等3个问题,笔者说说个人看法。
第一,名称问题 2013年7月,新址开馆仅仅3年的河北省冀州市“冀宝斋”博物馆,因为1名记者的1篇文章,而被全国网络、报刊、电视台、电台等媒体大肆炒作、非议,因此,被摘去有关牌匾、被迫关闭,至今,仍然没有恢复开馆的迹象。这就是“冀宝斋事件”。 “冀宝斋事件”发生后,一些人认为,“冀宝斋”博物馆内有仿品、赝品,不应该叫“博物馆”;可以改称为“瓷器艺术展览馆”等什么的。按他们的认为,好像叫“博物馆”,藏品、展品就必须是文物、是真品文物。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博,意“多;丰富”。博物:是“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博物馆,是“搜集、保管、研究、陈列、展览有关革命、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文物或标本的机构。”《辞海》解释:博,意“广”“众多”。博物馆,“一称博物院。是陈列、研究、保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实物以及自然标本的一种文化教育事业机构。”商务印书馆1990年2月版《辞源》解释:博,意“广”“众多,丰富”。博物,意“博识多知”。没有“博物馆”的词条、条目。 《辞海》还解释:博物馆通过展品,“向广大人民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丰富人民的科学知识和文化生活,并为促进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艺术创作提供资料和借鉴。” 笔者认为,从上面的解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博物馆内不一定必须是文物。除文物外,可以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实物”。 “冀宝斋”博物馆内,有部分文物,还有部分所谓“仿品、赝品”,即瓷器艺术工艺品。所欠缺的仅仅是展品没有好好地、认真地分类标示而已。开馆后,成为进行“教育”、“提供资料和借鉴”的一个好地方。 所以,笔者认为,“冀宝斋”名称叫博物馆,并无不妥。没有必要更改。 “冀宝斋”博物馆的展品,有仿品、赝品,但是,正如有的博物馆专业人员和诸多网友说的那样:“试问,有哪一个博物錧敢理直气壮地保证自己里面没有假的藏品呢?”可以帮助其将仿品、赝品与真品文物区别开来,作为瓷器艺术工艺品展览呀。
第二,官员问题 在“冀宝斋事件”中,仅仅是因为1名记者的1篇文章,而被全国网络、报刊、电视台等媒体大肆炒作、非议。有关政府的官员,就急急忙忙地摘去其有关牌匾、收回其有关证照、下命令关闭其馆。 笔者认为,有关官员的做法似有不妥。1.处理问题太草率。各级各相关部门的官员,对于媒体反映的问题,在没有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就信以为真、顺从其意,草率地“封杀”:忙忙地摘牌、收照、命令闭馆。重视媒体反映是应当的,但是,媒体反映的东西究竟准确、正确与否,官员有责任搞清楚呀。在调查研究期间,可以暂时闭馆,摘牌、收照是否太急了吧?!2. 对于农民太轻视。“冀宝斋”博物馆,是农民集体创建的,投资比较巨大,即便有些问题,各级各相关部门的官员,也不能对于农民投巨资当儿戏呀!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呀?!国家文物局、民政部等国家部门《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中,明确要求要积极鼓励民间兴办博物馆事业。“冀宝斋”有问题,各级各相关部门应当鼓励、保护、帮助、扶持吧。应当持积极鼓励态度,提出帮助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本着保护的宗旨,帮助其继续发展。3.态度转变太迅速。对于“冀宝斋”博物馆,各级各相关部门的官员,事件前,表彰、鼓励、宣扬、授牌,等等;事件后,非议、指责、躲避、封杀,等等。为什么呀?!
第三,目的问题 近日,许多人问我,写《说说“冀宝斋”》的文章,目的是什么?你一个退休干部,又不懂文物,你干得过全国那么些媒体吗?干得过政府官员吗?为什么给“冀宝斋”喊冤、呼吁恢复开馆呢?还有的说,“冀宝斋”有我的股份、我是“枪手”,等等。 我就是一名退休干部,与“冀宝斋”没有任何经济联系,我对于“冀宝斋事件”有个人看法,不说不快,于是写文章,目的有三: 1.为了“冀宝斋”所有者----二铺村。二铺村费时几十年,投入巨额资金,创建了“冀宝斋”博物馆,况且,还藏有国家一级文物、“稀世之宝”,难道说关闭就关闭,抛之高阁吗? 2.为了冀州乃至衡水。冀州乃至衡水,博物馆和旅游景点本来很少,“冀宝斋”博物馆创建后,成为冀州乃至衡水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提高了冀州乃至衡水的知名度,也带来了经济收益。丢掉它,不心疼吗? 3.为了文化事业。“冀宝斋”博物馆是一项文化事业。文化事业是我党最近大力倡导的。任何事业都不可能不存在某些问题,发现问题就封杀,而不是去做改进工作,那事业还怎么能发展呢?我党最近大力倡导的文化事业,更应当得到各级各相关部门乃至广大群众的鼓励、关心、关爱、扶持。
(写于2013.9. )
附:《说说“冀宝斋”》 说说“冀宝斋”
2013年7月,新址开馆仅仅3年的河北省冀州市“冀宝斋博物馆”,因为1名记者的1篇文章,而被全国网络、报刊、电视台等媒体大肆炒作、非议,因此,被摘去有关牌匾、被迫关闭。 笔者是冀州人,退休前始终在冀州工作,对于“冀宝斋”的情况是比较清楚的。 笔者对于文博收藏不懂,但是,对于“冀宝斋”的境遇有些看法,而且,不吐不快。
“冀宝斋”创建不容易、不简单 “冀宝斋”是冀州市冀州镇二铺村农民创建的,属于二铺村集体所有。创建博物馆发端于上世纪的1983年。当时,二铺村兴建旅游景点---灵秀山庄,挖土方时,从地下丈余深处挖出了许多陶瓷残片,有些古董贩子闻风而至,常出没于施工现场。这一情况引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王宗泉的关注和深思,这位自幼酷爱读书、熟知史志的村官,想到了冀州悠久的历史积淀和厚重的文化底蕴,经过认真反复思考后,组织村领导班子研究,确定了收藏古瓷器,筹建博物馆的方案。 1983年至今,30年来,他们九下瓷都景德镇,跑遍全国有名气的大博物馆,多次拜访求教于专业人士,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搜集,现在拥有了4万余件古瓷器等藏品。2010年7月21日,投资5400万元,占地60亩,主体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的“冀宝斋博物馆”建成开馆迎客。这座以古陶瓷为主的大型综合性民办博物馆,内设12个展厅,展出藏品2000余件。 “冀宝斋”开馆后,吸引了各界关注,全国媒体纷纷宣传报道,很快成为河北省少先队实践基地、河北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衡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中国民间博物馆年鉴》中收录全国有名气的民间博物馆346家,冀宝斋博物馆位列其中,论建馆规模和藏品数量,冀宝斋博物馆都可称为民间第一馆。2010年12月,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主题活动周”中,冀宝斋博物馆馆长王宗泉被评为中国民间“十大收藏家”;冀宝斋博物馆的开馆,被评为中国民间收藏2010年“十件大事”之一。王宗泉作为主持人之一,还出席参加过在上海召开的元代瓷器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上,王宗泉是唯一一位从黄土地上走来的农民。村级博物馆参加国际研讨会,农民收藏家登上国际学术讲坛,在专家、学者荟萃的文博和收藏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有关国家级专家认为,作为一个村,能建起一座藏品如此丰富、硬件设施如此完备的博物馆,是非常不容易的。村民自发地收藏、保护文物,自建博物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是值得高度肯定的”。
“冀宝斋”藏品数量大、有价值 “冀宝斋”的藏品、展品数量很大,达4万余件,主要是古陶瓷器,还有青铜器、金银器、玉器、书画等。 藏品中,经过国家级专家鉴定认为,有的“从来没见过”;有的达到“国家一级文物”的水平;有的堪称“稀世之宝”。 藏品中,有的器型硕大。有的一人多高,有的直径1米有余;有的成组配套。或者2个、4个一组,或者12个、几十个一组;有的年代很久远。元代以前的就有不少。 藏品中,自然也有些仿品、赝品。2012年10月,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工作会议的与会专家、教授们看了“冀宝斋”后说:“即便有仿品、赝品,也很不简单,也能展现我国陶瓷器的高超制作工艺。”
“冀宝斋”活动不隐蔽、不违法 “冀宝斋”虽然属于民间博物馆,但是,其活动,一是高调、公开;二是得到批准,不违法。 “冀宝斋”的一切活动,从创建以来,始终是高调、公开的。几乎天天接待到冀州的从中央、省到地方的领导、名人。2010年7月博物馆新址开馆仪式,搞得很大、很隆重,邀请了从中央、省到地方的几百人,包括各级媒体人员参加。 “冀宝斋”早在2003年,就得到了衡水市文化局的批准。还持有冀州市民政局颁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所以说,“冀宝斋”是合法的。
“冀宝斋”经营应改进、应继续 “冀宝斋”如同非议的一样,确实存在一些工作的失误,应当改进。 “冀宝斋”的主要问题有:1.展品良莠不齐,真假不分。真品、仿品、赝品没能区别开来。2.有的展品断代有错误。3.展品解说牌上的文字说明有的有错误。 “冀宝斋”应当改进工作后,继续开馆经营。改进工作,要聘请能人、聘请专业人员,避免出笑话。各个展厅,要确定主题。有的是古文物,有的是陶瓷工艺品,等等。笔者赞同衡水市文联原副主席胡业昌的意见,“要保护!”改进后,再迎宾客。
对“冀宝斋”要鼓励、对事件要追责 2013年7月的“冀宝斋”事件,就因为1名记者的1篇文章,河北省文物局、冀州市等有关部门,对于“冀宝斋”采取了否定、摘牌、关闭等的极端措施,至今天仍在闭馆。 笔者认为,对于“冀宝斋”一关了之、一棒子打死的态度,是错误的。对于“冀宝斋”这一农民创建的博物馆,要鼓励。国家文物局、民政部等曾下发《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明确要求积极鼓励民间兴办博物馆事业。据此,对于“冀宝斋”,各级各相关部门应当持积极鼓励态度,提出帮助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保护其恢复开馆、继续发展。 笔者认为,对于“冀宝斋”事件,应当追责。“冀宝斋”事件弄得很热闹,网络、电视台、报纸、刊物“一面倒”地误判错评,既有许多不实之词,使其声誉受到难以挽回的影响,又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事件的始作佣者---那个记者,以及某些推波助澜者,尤其是其中的政府官员,对于你们自己的误判错评,总得向媒体、向“冀宝斋”、向冀州人民有个交待吧?! 我们期待着这座由农民创建的民间博物馆焕然一新,与公众再度见面。把脉定位“冀宝斋”,抖擞再振迎客来,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弘扬吧!
( 写于201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