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简单老人 于 2013-8-14 16:50 编辑
儿女们的那些事儿(上)
【家有儿女】 我有4个子女,三男一女。大儿子生于1965年,老小儿子是1976年出生的。我家原居住在甘肃渭源县贫困山区,那里山大沟深,条件艰苦。由于生活所迫,我于1964年高中辍学后参加了水利外业测量工作,连续42年,直至退休。在六、七十年代,一年只有12天探亲假。我5岁时(1951年)父亲去世,我又是独子,家里的农活全靠我爱人及老母亲干。4个子女都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上小学也在农村。1982年我家农转非后,他们随我工作调动三易学校,1986年定居兰州后上学就业。大儿子现年48岁,老二女儿45岁,老三儿子42岁,尕儿子也37岁了,他们各自成家立业有孩子。我家现共有14口人,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我现已67岁了,可谓儿孙满堂,安享清福。 现嗮嗮发生在子女们身上的一些事儿,供朋友们捡阅。 苦水童年。在六、七十年代,农村实行“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凭工分分粮食,因我家缺劳力,一年只能分到300多斤粮食和2斤多清油,六口人之家怎么个吃法,便可想而知。我当初工资是23.48元,后涨为38.10元(连续8年),只能微作补贴。因此儿女们的童年是比较寒酸的,吃的洋芋夋夋、酸拌汤都没有宽裕的。衣服缝了又补,轮换着穿一条裤子是习以为常的事了。他们在农村小学上学,几个年级的学生娃们挤在一个简陋的教室里,坐的土板凳,用的破桌子,自习时娃们蹲在土操场上用木棍棍练字算数。我的儿女上中学时,要翻几座大山,到20多里外的集镇去,一周回一次家,背篓里背上洋芋、面粉和劈材,在学校里“三石一顶锅”的灶上烟熏火燎地自己做饭吃。在周末及假期里,还要帮大人下地干活。大儿子10岁时就进山背柴禾了,有一次被滑倒在溜槽里摔伤了腿,但他仍一瘸一跛地硬是将几十斤重的柴禾背回家了。女儿从小就进厨房做饭洗锅,老三放学后负责割草喂牛,尕小子被关在院子里画脚印盘盘,一个人玩累了,睡倒在墙脚脚里的事是经常出现的。艰苦的环境,使4个儿女从小不同程度地经受了锻炼,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顽强,比较有毅力,学习比较刻苦,分别上了大学或中专,工作后事业有成。大儿子是高级工程师,当上了局长,二姑娘是财务科长,三儿子是自办企业的董事长,小儿子是建筑行业的项目经理。特别是大儿子,受的苦最多,目前也最优秀。回顾他们的成长历程,我的感言是:劲松扎根岩缝中,腊梅怒放傲寒冬,劝君爱子别娇惯,卧薪尝胆练青春! 手足情,骨连筋。多年来,我的4个子女亲密无间,4对夫妻相亲相爱,4个家庭和睦相处,嫂姑、姑妹诚心相待,妯娌之间亲如姐妹,4个孙子更是如漆似胶。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铸造起了和谐美满的大家庭氛围。举例如下:2010年8月10日,我女儿的儿子李硕腹腔内长了个大肿瘤,做手术需1200毫升鲜血,他的几个舅舅、舅妈争着献血,大舅舅火速从临洮赶来献血,二舅舅、三舅妈二话没说,转身就行动,他们三人义不容辞地走进采血室,我也陪同去了。先抽大舅的,他说:“把我的多抽些,我们三人要完成四人的献血任务”。接着抽二舅的,他又说:“我的血旺,多抽些,一定要满足我外甥手术用血”。最后抽三舅妈的,她又说:“还缺多少,全抽我的。”他们三人在说笑声中轻轻松松地献出了1200毫升鲜血。他们为外甥作手术互相谦让献血的无私奉献行为,深深感动了采血站的工作人员,赞扬他们是充满真情和爱心的好舅舅和好舅妈。他们的举动,极大地鼓舞了病人及周围的亲人,增添了战胜病魔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心。每逢过年过节或过生日,他们几个争先恐后地将大家召集在一起盛宴招待,掏钱时一个比一个积极大方,就餐还未结束,账单早被人埋掉了。今年老三的儿子去新加坡上学,他们不约而同地悄悄将几笔学费打在账上了。谁家卖了新房,姊妹们一样一样地早就把家具给置全了。无论谁有了病或谁家有了什么急事,大家全力以赴,无私帮助,自始至终。妯娌的爸妈或其他亲人住了院,他们都要去看望,并且送饭送水。2011年3月13日,长孙张蕾利用上大学放寒假期间,打工一个月,拿到了1575元的工资,她执意拿出500多元宴请全家人,并给老人及弟弟们买了礼品,表达了她的一片感恩之心。真是:钻石换赤金,诚心浇爱心,家和万事兴,黄土变成金。 (注:因我还不会发图,正在学习,下篇争取多配上几幅图。下篇预告:“常回家看看”、“儿女育儿女”,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