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3-4-22 05:31 编辑
冀州历史上的齐名父子
河北省冀州市公元前201年建县,在2210多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诸多皇帝、宰相、将领、革命党人等历史名人,其中,有若干父子两代齐名耀世留史。
父子宰相 今冀州市冀州镇岳良村,有父子3人冯熙和冯诞、冯修,在南北朝时期(420--589年),都曾经担任北魏国的宰相。冯熙为父,冯诞、冯修是亲兄弟俩,为熙之二子。 冯熙(438---495年),字晋昌。是北燕末代皇帝冯弘的孙子;著名的北魏文明太后冯太后的哥哥。冯熙生于长安。他的父亲冯郎因连做被杀后,留下两个孩子---冯郎与冯太后。冯太后成了魏文成帝的皇后以后,“使人外访,知熙所在,征赴京师,拜冠军将军,赐爵肥如侯”。后魏孝文帝以“熙为侍中、太师、中书监、领秘书事”。冯熙素好弓马,有勇力。他虽位高权重,但“为政不能仁厚,而信佛法”,建塔寺,兴佛学,耗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他“取人子女为奴婢,有容色者幸为妾,……号为贪纵。”他有12女,其中,3女皆为孝文帝所纳,2为后,1为左昭仪。太和十九年(495年),卒于代(今大同市)。 冯诞(467---495)和冯修,是亲兄弟俩,冯熙之子,冯太后之侄。俩人均从小被冯太后引入宫中,享受皇室贵族教育。 冯诞是冯熙长子,字思政。“性淳笃”,与北魏孝文帝同岁,幼时在禁中,给孝文帝做伴读。长大后,孝文帝与冯诞有深情厚谊,把冯诞作为心腹挚友,“宠诞,每与诞同舆而载,同案而食,同席而卧”。 冯诞在南征时死后,孝文帝“哀不自胜”,亲自为其作碑文和挽歌,“词皆穷美尽哀,使过其厚”。孝文帝还把自己的妹妹乐安公主嫁给了冯诞。冯诞身为驸马,官至侍中。但冯诞“不能习读经史,并无学术”,政治上无太大作为。 冯修是冯熙的次子,字宝业。性格、品性与哥哥冯诞有天壤之别:性浮躁好胜。官至侍中、尚书。太和十八年(494年),修欲害兄诞,被发觉,免官为庶人。
父子文人 今冀州市冀州镇伏家庄村,有父子2人胡庭麟和胡宗照,庭麟为父,宗照为子,2人同为清朝末期至民国时期的文化名人。 胡庭麟(1867—1920年),字子振。先世籍贯顺天府密云县,后迁居伏家庄。胡庭麟5岁丧母,24岁幼丧父,一弟幼孤。他年幼聪敏嗜学,不满10岁时所写文章就很出色,当时的许多秀才都认为自己也达不到胡的水平。他16岁时考为州院试第一名,中秀才。一生参加7次乡试,没能中举人,但是,当时冀州文人认为,冀州学术大家,首推赵衡,次则胡庭麟。他还善书法,能治印。 胡庭麟曾担任冀州信都书院监院,在信都书院教书,后在北京当教师4年,晚年与王树楠一起编修《冀县志》20卷。还著《三国志年谱》和诗文集若干卷。 胡宗照(1882---1942年),字峰荪,号耐翁。胡庭麟之子。宗照自幼受到家庭良好教育与熏陶,酷爱书法及绘画。少时以优异成绩名列清末最后一批秀才之榜首,后考入保定优级师范学堂深造,毕业后任冀县县立高、初两级女子小学堂校长兼县立高小国文和书法课。 宗照初习颜、柳正楷,后习张裕钊魏碑字体,并得到张裕钊亲传口授,书法布局疏密得当,笔势凝练刚劲,视感清秀潇洒,精、气、神融为一体,余韵无穷。中国史学大师傅振伦说“其书法风行顺直、冀南。其画法远绍唐宋,近师扬州学派。善写意,即景写生,即景抒情。虽取六法,而不为所拘。所画花鸟虫鱼简练雄健,泼墨敷色,自然高雅”。齐白石誉其为“北方书画宗师”。 20世纪30年代初,《冀县志》、《束鹿五志合刊》、《张廉卿先生论学手札》等书问世,请宗照在扉页或封面题写了书名。其间,还为衡水(今桃城区)唐代文化名人孔颖达的衣冠冢、清代冀州举人李备六之墓题写了碑文或墓志铭;为冀县省立十四中学、省六师、县高小、南宫县生恒百货店等题写了校名或商匾。 民国17年(1928年),宗照辞去教席,寓居天津东马路华锦城灯扇字画店,以书画为业。先后为津门闹市区的交通旅馆、龙泉池、德奥医院、中兴粮局、寿德大厦、协和医院等商家榜书匾额,为人称善。济南华盛五金行和北京前门大街一些商家,亦多慕名请胡氏榜书商匾。七七事变后,伪天津市市长温世珍慕名请宗照出山为其奔命。宗照正颜厉色地斥之曰:“父母供养我读书求学,是为治国安邦。我不能治国安邦,但卖国求荣、欺压百姓的事是干不出的!”温只好悻悻而走。
革命父子 今冀州市小寨乡南大方村(原大方家庄村),有父子4人方兰阶和方江武、方昌武(后改名方纪文)、方允武,方兰阶为父,江武、昌武、允武为子。他们4人,在民国时期至新中国建国后,同为家乡和革命事业做出很大贡献。 方兰阶(1865-1943年),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考取清朝末期“抜贡”(冀县唯一的)后,被派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冀县参议员、教育局长、建设局长等职。 方兰阶对冀县(今冀州市)的教育事业付出了很大心血。1920年前后,方兰阶在县里管教育工作,冀县当时设有省立第六师范、省立第十四中学、县立男子高小、女子高小等多所学校。各学校办得都很出色,蜚声遐迩。方当时与省内教育名流杨显卿、张国模、曹秉国等人齐名。 1917年左右,方兰阶老家大方家庄村近千户、数千人,没有学校,众多儿童处于失学状态。方兰阶投资以日本学校的模式为村里建立了一所屋宇高大、设施齐备、可容数百名学生的小学校。学校建在村西北角一块高地上。他还亲自设计、亲自画图纸、亲自监工、亲自聘名师。1967年,修海河时该学校与整个村庄被拆。 方兰阶在1920年左右自己出资为乡亲们打了一眼深水井。当时,他日夜盯在打井现场,与工人们一起切磋技术,解决难题。这眼井于1958年报废。 方兰阶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开始接触中国共产党及其主张,对中国共产党坚决拥护。抗日时期,日寇和汉奸曾派人游说方兰阶,让其出任冀县伪县长,他还没等来人把话说完,就予以严词拒绝了。他还毅然将自己的3个儿子送到抗日前线。方兰阶曾怀着对共产党人的同情态度,亲自将被捕入狱的中共地下工作者王国乃保释出狱。 方昌武,后改名方纪文,1913年生。是方兰阶之三子。方纪文1937年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参加工作,曾在延安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3年被组织派遣到天津做党的地下工作,是打入国民党天津市政府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共党员。他为党提供了大量情报;在工商界做了大量的统战工作;天津解放前夕,保护了天津市政府的全部档案;天津解放初,他找到了国民党天津市政府市长杜建时的藏身之处。解放后,他先后担任天津市政府秘书、市政府新闻发布科长、市政府调研室副主任、《天津日报》社组长、天津电影制片厂厂长、天津市文联副主席。1984年离休,享受正部级待遇。方纪文妻司徒慧敏,在天津外语学院先后任系主任、副院长,教授。 方江武和方允武,都是黄埔军校毕业。江武是方兰阶之二子。黄埔军校第10期毕业。在守卫南京中华门时,被日本鬼子打断了一只胳膊。后在天津教育部门工作。允武是方兰阶之四子。黄埔军校第14期工兵系毕业。曾去云南、缅甸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