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2339|回复: 2

话说北京胡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1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北京胡同
北京的胡同,从元朝时就形成规模,经历元、明、清时发展、演变,成为老北京的胡同版图,延续至21世纪。
  而且,形成“胡同文化”,载入文化、文艺、文学、文史、文明史册。西城区西四南大街西侧的砖塔胡同,在元代杂剧中有它的名称。元朝李好古的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第一折中的侍女说:“你去兀那羊市角头砖塔儿胡同总铺门前来寻我。”一句戏词,证明“砖塔胡同”已在元朝时就定位;戏词中的“羊市角头”,便是演变成“羊肉胡同”;明代时,由“角头”演变多条胡同:东城区交道口大都角头;北新桥附近的绒家角头;西城区西安门西口丁字街口的西角头;东城区灯市西口、灯市东口分别称上角头、下角头;角头就是街巷、胡同的拐角头,或是胡同口了。
  元朝时,北京的胡同街制规定:大街宽24步(约37.2米),小街12步(约18.6米),胡同6步(约9.3米)。侯仁之主编《北京历史地图集》证实元朝的街巷、胡同规划整齐如棋盘一般,纵横交错井井有条,成为建筑群落———有人美誉它是“凝固的音乐”,传唱至今。
  北京的胡同,遍布东、西、南、北、中,遍布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阳、海淀、丰台、门头沟、石景山等地区,街、巷、胡同、村6104条,这是1986年8月在《北京市街巷名称录汇编》中证实,它以1982年各区《地名录》为依据,又调查反复地核对出来的。但是,“北京速度”飞快地发展和建设,那些街、巷、胡同、村正在一天天地消失了。
  但是,回忆北京的胡同发展、演变、文化,它十分有趣味。
  北京胡同的方位,大多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走向;同时有不少斜街:鼓楼南的烟袋斜街、白米斜街;前门大栅栏西侧:樱桃斜街、铁树斜街、棕树斜街、杨梅竹斜街;宣武门外上斜街、下斜街;西单北有东斜街、西斜街。斜街,它与河道、水沟流向有直接的关系。一条最长的斜街,从西直门内往南到阜成门内的赵登禹路,再往南至复兴门内太平桥大街,再往南至宣武门西大街的佟麟阁路。这里原来是一条大明沟,连接北郊的白浮、马眼、一亩清泉,引水流进万寿山的昆明湖,汇合玉泉山水源,从西直门入积水潭、什刹海;另一水沟从西直门南水关流进城,通过大明沟向南流水,经祖家街、石驸马桥(新文化街西口)、国会街(宣武门西大街)入护城河(南二环路);还有一条支流从辟才胡同往东流水,经甘石桥、灵境胡同往北,经厂桥流进北海。所以,辟才胡同东口弯曲,形成东斜街、西斜街;什刹海东海沿,也有弧形,成为烟袋斜街、白米斜街;烟袋斜街,还真像个大烟袋,从东口进去像烟袋嘴,顺胡同往西走,又细又长像烟袋杆;走到西头往南拐直通银锭桥,那胡同口张开,像个烟袋锅儿。
  北京最长、最宽的大街———长安街,诗人形象地称“十里长街”,成为东西大轴线。现在,向西延长到石景山、苹果园;它向东延长到通州运河源头,贯穿北京中心、东西已有“百里长街”,它最宽的地方已有100多米了。
  北京最长的胡同———东西交民巷,它与长安街平行,从崇文门内大街,往西到北新华街。明代时,它叫东西江米巷,从东单到西单长6.5里(比长安街短1.5里)。比东西交民巷稍短的北京胡同就是崇文门外大街,往西到前门大街东西打磨厂街;其稍短的胡同,东西绒线胡同,东起人民大会堂西路,西至宣武门内街。
  最短、最窄的街巷、胡同———一尺大街,它才十来米长,在琉璃厂东街东口东南,桐梓胡同东口至樱桃胡同北口,这一条街东西走向,是一条北京最短的胡同。当年,胡同路北三个门脸,全是刻字店;路南三个店铺:西边大酒缸,中间铁匠铺,东边理发店,紧挨着樱桃胡同北口,一条胡同、一尺大街、十来米长、只有6家门脸、店铺,是北京胡同的缩影。这条胡同已经并入梅梅斜街了。北京最窄的胡同———高筱胡同(65厘米)、小喇叭胡同(58厘米)。崇文区东珠市口北边的高筱胡同(南口最窄只有65厘米);天桥西安路北边的小喇叭胡同(北口向西拐弯处才58厘米);前门外大栅栏的钱市胡同(东口80厘米)中间最窄只有44厘米)。
  北京曲里拐弯的胡同:北新桥的九道湾胡同,它弯弯曲曲,名叫九道湾,却有20多道弯;现在把它分成东、西、南、北、中五巷,分别叫九道湾东巷、西巷、南巷、北巷、中巷。但是,前门外的九弯胡同,才是名副其实呢,(走进去真拐九道弯)。原来东、西、崇文三区,各有一条“九道湾胡同”,西城的九道湾改名叫石代胡同;崇文门外的九道湾胡同,改名叫磁器口东二巷。
  北京最古老的街巷、胡同———檀州街,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还有北线阁街、南线阁街、老墙根街等。《天咫偶闻》记“线阁”是辽代名燕角讹传(烟阁);另《燕京访古录》载老墙根有一段半截的废城,长一丈八尺,高九尺,砖坚、基新,一块白石四尺八寸,宽二尺,嵌在墙上,刻隶书“通天”,左刻“辽开泰元年”,右刻“北门”隶书;城砖中一铁平嵌,方一尺二寸,厚七寸,上镌“龙翔凤舞”,上横镌“大辽开泰殿陛”,早在元代以前,这些古迹就在人世了。
  北京胡同突出特点———口上安木头或铁栅栏,犹如防盗门。路口设栏,昼开夜闭“宵禁”;乾隆年间北京已有1700多道栅栏,留下多少相同名称:前门外大栅栏、西长安街北大栅栏(改为钟声胡同)、西长安街南双栅栏胡同、西四南二道栅栏(大院胡同)、丰盛地区三道栅栏胡同、三道栅栏胡同等。《北京地名志》40年代时木、铁栅栏还有实物,早已无踪影。但是,牌坊、牌楼出现在主要街道,清末时北有57座牌楼:东四、西四、东单、西单、前门五牌楼、成贤街牌楼等,显示出老北京的特色。北京胡同的走向、形状、大小、长短、宽窄、栅栏、牌楼等,成为“胡同文化”的特色和缩影,回忆它给人的知识和趣味。
耄耋庠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4-12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六爷 发表于 2011-5-10 22:15
回复 国都长安 的帖子

好文章,值得看。

老北京有很多值得怀念的地方,现在不见了踪影,还是以前绿色啊!!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2-22 17: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