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许树人 于 2012-11-16 18:25 编辑
清官 阎敬铭
据《春冰室野乘》中说, 阎敬铭长得身材短小,脸型像个枣核,二目一高一低,尚有大小之分,模样十分古怪。
但此人颇有奇才!
他为官四十余年,一生经手钱物何止千万,但从不妄取一分一毫。终其一生,阎敬铭不讲排场,不蓄家财,虽身居高位而“望之若老儒”,其俭朴虽有矫枉过正之嫌,但对老百姓来说,却也不失为一好官;而其淡薄名利、两袖清风的作风,更是为晚清官场之少有,为天下士人所尊崇。
1892年,阎敬铭病逝于山西寄寓,据说慈禧太后对阎敬铭十分尊敬,召见时称之为“丹翁”,这在晚清史上绝无仅有。光绪十二年阎敬铭七十寿诞,慈禧太后曾亲笔题赐“龙”“虎”字匾相赠。 回乡后,阎敬铭仍热心地方公益,他不仅捐款修建义学,而且还在朝邑县城西侧(今大荔县城东)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丰图义仓”,慈禧太后特为之题写了仓名曰:“天下第一仓”。十余年后,这个义仓在庚子年的灾荒中赈济了众多饥民,救人无数。家乡父老为纪念他,后在仓西面修建了一座“阎公祠”,如今“丰图义仓”的遗址犹在,稳固如初。 早年在湖北掌办军需时,阎敬铭即实行“一体办公”的制度,也就是说,主官与同僚们在一个大屋里办事,以防止有人从中买通牟利,行贪贿苟且之事。到户部后,阎敬铭将所有办事章程都公开张贴在墙上,以杜绝书吏差役们“搞猫腻”、“讲惯例”。这种“政务公开”的方式,实际上也堵住了这些人搞权力寻租的可能。 身为大清财相,阎敬铭反对一切无谓的开支。光绪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想重修颐和园,以便在撤帘归政后有一个颐养天年之所,由于工程浩大,费用极高,这遭到了朝中大臣们的反对,其中又以阎敬铭的反对声最为激烈。后,大臣们的谏阻虽然成功,但这大大得罪了慈禧太后。不久,慈禧太后便找茬将阎敬铭革职留任,以示警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