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老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搜索
查看: 3059|回复: 4

[文化散论] 冀州历史上讲文明事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7 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文字虫 于 2012-9-27 05:15 编辑

                     冀州历史上讲文明事例

河北省冀州市公元前201年建县,距今已经2200多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因此,在历史上,冀州人就具有讲文明的良好风尚,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比较早,思想、行为比较时尚。



                        好儒学

《隋史》载:冀州人“勤耕读”,“务农桑,好儒学”。清乾隆版《冀州志》中记:冀州人“民间幼童年l5岁以下者送社学读书”,“子女皆送之师。读书修业,不限贫富。”民国版《冀县新乡土志》中说:冀州“士人雅好儒俗”;冀州人“幼而读书,长而经商”。 旧志中还提到:“冀为古名郡,旧有学,冠于他州”。 一首古诗赞美冀州“大义于今人通晓,满林尽是读书声”。

冀州早在西汉时就有私人设的书馆,距今已2000多年。

冀州第一位,也是今衡水市第一位国君(皇帝)、北燕王国(距今1600多年)的建立者冯跋,十分重视教育和文化。他曾说:“武以平乱,文以经务,宁国济俗,实所凭焉。”并说:“学校没有读书的声音,学生没有学堂受正规教育,这有伤风化,怎么行呢?”于是,下书要求各处营建太学,并精心遴选博士郎中,负责全国的教育。

南北朝时的西魏期间(公元535一一556年间),距今近1500年,在冀州设立郡立学校。立博士2人,助教4人,学生100人。

明朝万历4年(公元1576年),冀州知州赵宋创建信都书院。清朝光绪8年(1882年),信都书院“率一州五县高材子弟”入学,学生“连续登甲乙榜者数十人”,“人才最为一时之盛”。

明、清时,冀州无论是城里还是乡村,办学风气甚浓,州学、社学、义学“三学”鼎立。“每堡立社学一所”。有义学12所之多。

冀州办学堂、师范早,“倡办女学早”。清朝光绪28年(公元1902年),在冀州始立中学堂,地址在原信都书院,办学经费每年银7000两。光绪29年(1903年),建立初级师范学校。

民国2年(1913年),在冀县设立省立第十四中学,学生24O名,7个班次。民国5年(1916年)建冀县高、初两级女子小学校,学生120名,教职工7人。是时,乡村也开始办女校。民国l2年(1923年),在冀县设立河北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学生270人,设附小一处,教职员工25人。省“六师”为我党和政府培养出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有8位国家副部级以上干部和38位省军级以上高级领导干部,还有优秀学术人才多名,有齐燕铭(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主任)、臧伯平(曾任教育部副部长)、张海峰(曾任外交部副部长)、贝仲选(曾任财政部副部长)、王东宁(曾任河北省副省长)、傅振伦(全国地方志学术权威)、种汉九和秦力真(都曾任驻外大使)。



                     尚礼义

《宋史》中说:冀州人“大率气勇尚义”。 在明嘉靖四年(1525年)的《重修玉皇庙碑》上载:冀州人“敦尚礼义,有晋老遗风。”

    冀州人尚礼义,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重宾客。《汉书》载:“冀州士风慷慨”。明朝天启6年(1626年)立的《福庆寺碑》上记:冀州人“重宾客。客至,必备物,款留。惧以简亵见鄙”。冀州人招待宾客,都是尽其所有,没有的话,暂时去借,也得把宾客招待好。食要好,有的也去饭店;住要好,被褥干净,有的也去宾馆;有时间的话,要玩好,看看当地风景。

一个方面是,敬长官。冀州人对于长官、领导,服从性强,少叛逆性,十分“听话”。新中国建国前后在冀县工作的老领导们,在回顾当初的印象时,大都谈道:“冀县人老实,好管理。”因此,冀县从建国前至今,经常成为省、地区(今市)的“示范县(市)”、“实验县(市)”、“模范县(市)”、“先进县(市)”。但可悲的是,抗日时期,因少数冀州人汉奸掌权、投敌叛国,冀县还一度成为日本鬼子的“模范县”。

一个方面是,懂礼貌。冀州人特别重视以礼待人。就连冀州农村的“大老粗”们,也比较懂礼貌,长幼有序,上下有别,谨慎恭让。如:吃饭时,先给上辈人盛饭;盛好饭,上辈人不动筷子(吃饭),下辈人不动。吃完饭后,要先等长辈、领导、年龄大的人先离席。多人在一起时,一定让上辈人、年龄大的人坐“上席(座)”。住房(卧室),上辈人住“上房”,即北屋的东里间,下辈人住“下房”、“偏房”,即北屋的西里间、西屋、东屋、南屋。多人一起走路时、进门时,“长者先,幼者后”,一定让上辈人、年龄大的人在前。年轻人进门时,给长辈开门、掀门帘。说话、打招呼时,下辈人、年龄小的人,对于上辈人、年龄大的人,“称尊长,勿呼名”。等等。

在衣着方面,冀州人特别注意做到以下几条:1、去参加婚礼、做寿等喜庆事时,要换上身新的、整洁的、好些的衣服。2、去作客、参加婚礼、在众人场合等,不光膀子或只穿背心、裤衩。3、遇丧白事,当事人和其他人,均不穿着红色等彩色、鲜亮的衣服。4、穿白戴孝的人不到别人家中去。

在说话方面,1、对于长辈人,尤其是对于自己的长辈、对于亲戚、朋友、同学、同事、战友等的长辈,说话时,称呼爷爷、伯父、奶奶、阿姨等称谓,不直呼其名姓。2、对于领导者、对于同辈的年岁大者,也不呼其名姓,称呼其职务或者大哥、老兄、大姐等称谓。3、对于长者、领导者、客人等,说话、打招呼时,禁忌“哎”、“喂”、“吔”等词语。4、对于不认识、不熟悉的人,需要说话时,称呼同志、老同志、师傅、老师傅、老兄、大姐等。5、对残疾人或生理有缺陷的人,不直接称为“瞎子”、“拐子”、“聋子”、“麻子”、“秃子”、“一只眼”等。

冀州的普通乡野百姓,俗称“大老粗”们,也比较善言,而且,语言比较文明、“时髦”。如:问、答对方姓名,问:“贵姓?”答:“免贵,姓x(张、李)。”问对方年龄:“贵庚?”、“高寿?”向对方打听事或求对方办事前说:“对不起,打扰了。”“添麻烦了。”后说:“谢谢!”俩人见面后分手时说:“再见!”“后会有期。”等等。


                         崇时尚

冀州历史上有“幼而读书,长而经商”的习惯。因为在外地经商的多,来往频繁,信息灵,眼界宽,见识广,所以,外地特别是各大城市社会变化能够较快地传到冀县城镇乡村,冀州人比较崇时尚、赶时髦。

冀州农村,早在清末民初就开展了破除封建迷信,拉神、拆大庙建学堂、没收庙产。

民国版《冀县新乡土志》载:

100年前就倡“天足”。天足是相对“缠足”而言,就是不缠足,要天然之足。当时,“文明之家,强半天足。”“文明之家,强半天足”;县里“创设天足会,严定章程,裹足者议罚。”

“前清入关,剃发留辮。”民国以后,“凡我农工商诸同胞,勿留此豚尾。”

冀州的饮水井,“多苦水”, 民国初,“改凿洋井”,“得甜水”。

民国初,冀县就建立农会,“以图农事之改良”。

    冀州的中学堂,在清朝时就建有楼房。“置浪木铁杠等器械”。 “运动场,地约20余亩。冠于(天)津南各县”。




                                                                              (写于2012.9.)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值 +3 收起 理由
不伏老 + 3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耄耋庠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9-27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9-28 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耄耋庠生 发表于 2012-9-27 07:39
华夏一脉,文明古城。

谢谢光临、评论!
 楼主| 发表于 2012-9-28 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伏老 发表于 2012-9-27 15:10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实际上它包括了三层含义, ...

谢谢评分、评论、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伏老 发表于 2012-9-28 08:32
不客气。祝朋友节日好!

祝朋友双节日好!
        
下一页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手机版|公众号|小黑屋|可爱老人网

GMT+8, 2024-12-22 11: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