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阳明有感
朱熹和王阳明算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的学术思想在道体上可以说是通的,区别就在于用上。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只有去发现(格物穷理)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而破坏这种真、善、美的是“人欲”。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就是朱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核心。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与当时著名学者陆九渊相会于江西上饶鹅湖寺,交流思想。但陆属主观唯心论,他认为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着真、善、美,主张“发明本心”,即要求人们自己在心中去发现真、善、美,达到自我完善。这与朱的客观唯心说的主张不同。因此,二人辩论争持,以至互相嘲讽,不欢而散。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有名的“鹅湖会”。从此有了“理学”与“心学”两大派别。
王阳明晚年对自己哲学思想概括四句话,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对于朱熹的“先知后行”等分裂知与行的理论,王阳明在他学生编著的《传习录》中是这样理解的,古代的圣贤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认为这样下去会造成浮夸的风气,于是开始强调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便是致良知。对此哲学上的基本问题,天下圣贤几乎认识是一致的。 梁武帝问达摩,什么是第一义,达摩说,究竟一相,就是第一义。达摩是不二之境的开悟者。如此开悟非其一人也。庄子说,既已为一,且得有言乎。陆九渊说,吾心是宇宙。老子说,视之不见曰夷,听不闻曰希,抟之不得曰微,此三者混而为一。金刚经上讲,一合相,无二之性即是佛性。那么王阳明的致良知,也是一心。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心动也。天人合一,主客一体,一相无内外,所以不可视,不可听,不可摸。所以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这是孔子表达一相无外的境界。周敦颐的无极而太极也说的是一相的观念。可以说王明阳的思想依然属于儒家思想。但有一点是与我很有启发,便是尊重自己真实的感受,或者是第一感觉,并坚定不移的去实行。